为什么是“深圳阜外”:解码全省首家三甲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攻心技”

近日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下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挂牌“三甲” , 成为广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心血管专科医院 , 深圳“三甲”医院数量也首次迈入30+行列 。
不断跳动的心脏 , 是医生手术刀最后抵达的禁区之一 。 在心尖上舞刀 , 不仅需要超强的胆识 , 还需要过硬的技术 。 而这 , 正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强项 。
近年来 ,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在我国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 其死亡率也在深圳居民主要死亡疾病排名靠前 。 为了给2000万深圳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2018年10月26日 , 深圳市政府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阜外医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将全市唯一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委托给“国家队”运营 。
为什么是“深圳阜外”:解码全省首家三甲心血管专科医院的“攻心技”
文章图片
“三甲”揭牌仪式现场 。
一家医院要发展 , 往往需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 。 而在距离托管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不到4年的时间里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下称“北京阜外医院”)在深圳打造了心血管专科“国家队”的孪生体 , 从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为深圳心血管科发展树立了“国家队”标准 。
2021年的一组数据显示 ,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在疑难危重收治CD型率提高为98.28%的前提下 , 全年外科死亡率仅有0.05% , 术后10日院内死亡率保持为0 。
在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背后 , 哪些因素在发挥重要作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的模式 , 是否可以给深圳在名校、名院“托管”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南方日报、南方+采访人员近日走进这家新“三甲”医院 , 一探究竟 。
“国家队”的标准是什么?或许很难一言以概之 , 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去慢慢体会 。
比如 , 关于对生命的敬畏 。 “病人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 在我们医院而言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 。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颜红兵说 。 患者是“出题者” , 医生是“答题者” , 每一道题都事关生命 。 而生命的问题 , 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从来不允许轻描淡写地过去 。
又比如 , 对品质的执着甚至执拗 。 “品质与创新” , 这是采访人员在阜外医院深圳医院采访时听到出现频次最高的一个词 。 无论是医院管理层还是学科带头人 , 讲到“阜外品质”时无不严谨与骄傲 。
许多医院在托管共建之处 , 往往面临“水土不服”的情况 , 原本两家不同医院的管理风格和文化可能会发生碰撞 。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的态度很果断: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 , 所有标准必须与北京阜外医院一样!
梳理架构 , 优化行政管理模式 , 把“国家队”的标准立起来 , 是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被托管后的第一个切入点 。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李惠君解释说 , 随着新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就医环境的明显提升 , 医院改进优化管理模式和服务流程势在必行 。
“既然是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 那么深圳医院与北京阜外医院必然要实现架构上的统一 , 并对照北京阜外医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 走向专业化管理 。 ”李惠君表示 , “北京阜外”什么样 , “深圳阜外”也就什么样 。
“我们把规章制度落在了各个环节 , 通过清单化的管理来保证每个诊治步骤的质量 。 这种管理甚至细化到了像输血这样的环节 , 包括配血过程、用血量、用血之后的评价等都设置了指标 。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熊辉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