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邵鹏:不保守也不保留,不断推动学科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20日讯(通讯员栾秀玲)中途换科 , 对任何医生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 可烟台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邵鹏没有退缩 , 10年前离开了工作15年的神经内科 , 转入新的康复医学领域后 , 他在专注自身的学习与提升之外 , 更着意打好“组合拳” , 将科室人人都培养成为“巧师傅” , 以团队之力为更多患者找寻康复的新希望 。
从等病人上门到两个院区一床难求 , 十年间 , 邵鹏带领烟台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 在做精原有康复项目的基础上 , 邵鹏带领团队不断引进新技术 , 以奋进之姿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 。 “人无我有 , 人有我优” , 近年来邵鹏和康复医学科团队以更科学且多样的治疗方法 , 帮患者最大程度恢复功能 , 找回生活的自信 。
没有局限于自身的发展 , 作为烟威唯一的省重点康复专科和烟台市康复质量控制中心 , 烟台山医院康复医学科还通过学术沙龙和学术研讨会等形式 , 带动烟台康复医学的整体发展 , 造福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 不怕被赶超 , 更愿意被追着前行 , 邵鹏正带领烟台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向前高速迈进 。
烟台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邵鹏:不保守也不保留,不断推动学科发展
文章图片
在快慢间切换 , 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新方向
从神经内科转入康复医学科 , 习惯了快节奏的邵鹏多少有点不适应 。 身为神经内科的医生 , 在病房期间 , 邵鹏很少有机会能“坐下五分钟” , 不是在查看病人就是在抢救病人 , 他关注更多的是患者能不能顺利度过危险期 。
10年前初到康复医学科 , 邵鹏突然“闲”了下来 。 查完房后在办公室待一上午 , 很少有病人或家属前来咨询 , 让邵鹏有点无所适从 。 但这样的转变让他有机会看到更多此前忽略的细节 。 以往专注脑血管病人急性期时“挽救生命”是邵鹏和同事最大的关注点 , 转入康复医学科后 , 他更重要的目标是帮患者改善生活能力 , 重回家庭和社会 。
不了解康复医学科的技术?学!刚转科的前两年 , 几乎每个周末 , 邵鹏都“泡”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中 , 来回穿梭在各地市之间 , 他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 , 也有机会学到更多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 。 将这些点滴铭记心头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 邵鹏逐渐找到了方向 。
“康复医学科每一天都会带给病人希望和力量 , 看着患者一天天变好 , 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 ”在邵鹏看来 , 挽救生命固然重要 , 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十分关键 , 这不仅关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更可以切实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 。 从抓规范做起 , 邵鹏逐渐细化康复医学科的管理细则 , 加上持续不断地学习培训 , 在科室内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 。
人人是讲者 , 个个好帮手 。 以身作则带动团队奋进向上的同时 , 邵鹏也十分重视团队成员的发展 。 他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与长处 , 为大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 在康复医学科 , 治疗师是跟患者联系最紧密的群体 , 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获知患者的问题所在和切实需求 , 在邵鹏的带动下 , 康复医学科形成了尊重治疗师的良好氛围 , 每月定期邀请治疗师上台分享所学所得 , 并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 团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
烟台山医院康复医学科邵鹏:不保守也不保留,不断推动学科发展】“躺着进来 , 走着出去” , 患者生活能力的显著变化 , 也给了邵鹏很大鼓励 。 刚转到康复医学科时 , 邵鹏也曾有过短暂的迷茫期 , 但一名患者成功“治愈”了他 。 这位患者刚来到病房时带着胃管和尿管 , 还有气管插管 , 几乎无法行动 , 精神十分萎靡 。 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 , 他先是撤掉了气管插管 , 很快又拔了胃管和尿管 , 逐渐下地行走 , 尽管每一点变化都来之不易 , 但他和家人的脸上开始有了笑颜 。 这一切 , 邵鹏都看在眼里 , 陪伴患者康复的过程也坚定了他坚守康复医学科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