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救救我……”怀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本文转自:文汇报
“医生,快救救我……”怀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文章图片
“医生 , 快救救我 , 我心慌 , 胸闷 , 我喘不上气来了!”“医生 , 你快帮我检查一下 , 我肚子里有一股气转来转去 , 可能是不好的毛病”……
在综合医院门急诊 , 经常可见到这样一类“患者” , 他们就诊欲望强烈 , 以明显的精神和躯体的紧张、焦虑为核心症状 , 但反复检查又不见器质性问题 。 该类患者往往是门急诊“常客” , 频繁就医 , 发作起来自觉痛苦不堪 。 有经验的急诊科和内外科医生诊疗后 , 会告诉他们 , 这是焦虑症 , 并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
每当这时 , 患者会很诧异:焦虑症不是神经紧张吗?怎么会是身体不舒服呢?
焦虑现象与焦虑症
焦虑本身是一种普通情感反应 , 表现为面对不明确的危险因素时 , 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情绪体验 , 往往与恐惧相关联 , 可互相影响 , 属于人类防御性的心理机制之一 。
大多数情况下 , 焦虑是不需要就医特殊处理的 , 因为当危险因素消失 , 焦虑情绪可自行缓解 。 而过度的焦虑症状则构成了病理性焦虑 , 也就是焦虑症;而比焦虑症更轻 , 又比普通焦虑情绪严重的程度 , 就被称为焦虑状态 。
所以 , 只有当焦虑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 并导致异常行为时 , 才符合焦虑症诊断标准 。
焦虑症患者远比想象多
我国一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 焦虑症的月患病率5.63% , 其中男性月患病率为4.06% , 女性为7.25%;而对比我国另一项较大样本调查结果 , 抑郁症的月患病率为2.0% , 可见焦虑症患者远比想象多 。
焦虑症的不同分类患病率也不尽相同 , 例如恐怖症我国报道月患病率为0.54%;惊恐障碍国内研究提示月患病率约0.13%;广泛性焦虑障碍国内数据月患病率1.32% 。
在综合医院、社区卫生保健机构、社区流行病学调查中 , 焦虑症均是就诊患者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对社会医疗资源亦带来极大负担 。
“医生,快救救我……”怀疑得了焦虑症,怎么办?】那么 , 哪些表现有可能是焦虑症呢?在不同的诊断工具中 , 按其主要临床表现 , 焦虑症可分为多种类别 , 症状复杂 。
焦虑症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
1.与处境不相符的痛苦情绪体验:患者内心体验为过分担心、焦躁不安、紧张慌乱、害怕或恐惧 , 反复呈现不祥预感;往往别人安慰无效;外在表现可为言语急切、心神不宁 , 易发脾气 , 常对事情失去耐心 。
2.精神运动性不安:多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 , 搓手顿足、无法静坐 , 常眉头紧锁或不自主来回踱步等;表情紧张 , 眉头紧锁 , 来回走动 , 甚至奔跑呼叫等 。
3.躯体性焦虑:可表现为多样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例如心血管(心悸、面色苍白或潮红等)、肌肉组织(震颤、麻痹、运动不安);呼吸道(气短、过度通气)、胃肠道(呕吐、腹泻、吞咽空气并打嗝)、植物神经系统(出汗、尿频)、中枢神经系统(头昏、眼花、头痛、失眠) 。
得了焦虑症怎么治
需要注意的是 , 并非所有存在焦虑症状都会被诊断为焦虑症 , 对怀疑有焦虑症的人来说 , 需要先明确 , 焦虑本身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 适度放松可有效缓解 , 只有当无法自控、严重影响日常功能时 , 才应即时就诊 , 接受正规治疗 。
对接诊医生来说 , 详细询问病史 , 借助量表等评估工具 , 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 正确辨别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情绪体验 , 准确及时进行诊疗 , 均有助于减少就诊者疾病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