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避免精神内耗?81岁“院士诗人”这样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周刊
##院士谈年轻人如何避免精神内耗#
近日 , 《院士开讲》第二季在抖音上线 。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院士诗人”王玉明在节目中回应了网友提到的“精神内耗”问题 。 他表示 ,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的确很大 , 其中有内在的原因 , 也有社会层面的因素 。
“希望大家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 , 保持对生活热爱和好奇 , 要有个诗意的人生 。 同时 , 客观上来说 , 也应该通过深化改革开放 , 来解决这个社会上的一些问题 , 使他们能够重新恢复到一种诗意的人生当中来 。 ”王玉明院士说 。
王玉明院士今年81岁 , 是我国流体密封工程领域泰斗 , 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 , 在坚持科研之余 , 同时保持了广泛的兴趣 。 他表示 , 兴趣可以带动勤奋 , 对文艺的热爱也给他的科研提供了灵感 , 让他在六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与提升 , 避免精神消耗 。
年轻人如何避免精神内耗?81岁“院士诗人”这样说
文章图片
在《院士开讲》第二季节目中 , 王玉明院士还讲述了高端流体密封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 , 并分享了他和团队在技术攻坚领域的经历 。 他长期从事危险性介质透平机械的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测控系统的研发 ,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国家级科学大奖 , 掌握多项发明专利 , 打破了国外流体密封科技的市场垄断 。
王玉明院士表示 , 密封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 离人们的生活也很近 。 从家用汽车的橡塑密封 , 到探月工程和空间站建设 , 许多机械零件的关键部位都需要有效的密封 。
大型雷达、坦克等重要旋转关节都需要密封 。 环保方面 , 密封技术可减少石油泄漏及挥发性工业废气的溢出 , 实现绿色排放 。 能源方面 , 核电站密封技术可防止核电泄漏 , 对发动机的推力、油耗等技术指标是极其关键的 。
医疗健康方面 , 如人工心脏泵等医疗器械的精密零件细节也离不开密封技术 。 密封技术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王玉明院士指出了未来高端装备流体密封技术的发展趋势 , “它有四化 , 是极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交叉化 。 ”
年轻人如何避免精神内耗?81岁“院士诗人”这样说
文章图片
密封技术一度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发展的“卡脖子”技术 , 王玉明院士在演讲中分享了他攻坚克难的创业经历 。 担任外企工程师时 , 王玉明院士研究的流体动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 , 威胁到了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 遭到外商刁难 。
那是1996年 , 55岁的他毅然辞职创业 , 在团队不懈的技术攻坚下 , 掌握了多项技术专利 。 “打破了国外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 , 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 ”
最近 , 王玉明院士荣获了工程领域最高荣誉——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 他捐款筹资 , 共计500万元 , 设立“科技强基奖励金” , 鼓励年轻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 , 为完善我国基础科技建设短板贡献自己的力量 。
年轻人如何避免精神内耗?81岁“院士诗人”这样说】据了解 , 《院士开讲》栏目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出品 , 第二季内容已在抖音陆续上线 。 除了王玉明院士 , 还有多位院士加入 , 包括90岁的汪懋华院士 , 84岁的龙乐豪院士和杜祥琬院士 , 79岁的邬贺铨院士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