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推进叫响医养结合“淄博实践”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采访人员常旭
在高品质民生建设中 , 健康养老是重要一环 。
如何更好地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的品质提升?如何更好地破解“一人失能 , 全家失衡”的现实问题?近年来 , 淄博在“医养结合”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创新实践 。
截至2021年 , 淄博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9.32万 , 占全市总人口的23.2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77.6万 , 占全市总人口的16.49% 。
承载着109万淄博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殷切期盼 , 淄博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之责真可谓沉甸甸 。 2022年以来 , 在市委、市政府“品质提升年”总体部署的鼓舞激发下 , 淄博市卫生健康委探索提出“五大推进” , 以健全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 , 切实推进医养结合制度保障、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社区居家医疗照护服务、医养结合质量提升、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等五方面工作 , 全面整合全社会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 , 借力生力 , 聚力发力 , 催动全市医养结合工作走出“1+1>2”的跨越发展新路径 。
五大推进叫响医养结合“淄博实践”
文章图片
提质:做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者
在张店区人民医院养护院5楼 , 76岁的王奶奶正在康养 。 针对她的脑血栓病史 , 医护人员为她量身定做了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计划 。 看着王奶奶的精神一天天好转 , 子女欣喜地说:“这里既能养老 , 又能看病 , 我们都很放心!”
既有速度 , 更有力度 。 淄博医养结合事业快速发展 , 众多如王奶奶一样的老年人正享受着政策红利 。
近两年来 ,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发展 , 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制度保障 。 按照国家省卫生健康委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工作方案要求 , 制定实施方案 , 成立领导小组 , 全面做好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及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工作;将老年病适宜技术和高层次老年医学人才培训及进修轮训纳入培训规划 , 支持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开设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等专业;支持山东理工大学、淄博职业学院、齐鲁医药学院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 努力打造以齐鲁医药学院为代表的老年医学培训基地;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出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 , 全市长护险定点机构161家 , 共有6610人已享受保险待遇 , 切实减轻了家庭负担 。
在医养结合制度保障的推动下 , 淄博医养结合工作涌现出诸多典型样本 , 淄建老年医院引进由北京鑫美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金牌护士”服务项目(一款可提供护士上门服务预约的软件) , 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 , 将护理服务从医疗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 , 重点解决居家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难题 , 满足了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 张店区世纪花园幸福世家养老服务中心 , 发挥专业服务组织(机构)优势 , 实行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服务模式 , 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 , 线上整合社区服务资源 , 线下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 实现了日常服务功能、文体娱乐、困难老人照料、医疗和养老相结合、家庭远程视频看护、养老志愿服务等六大服务功能 。 博山区12349养老服务平台、临淄众爱长者养护中心等社会专业服务组织采取连锁管理服务模式 , 兴建、托管、连锁运营40余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 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 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一般照料和特殊陪护等服务 。
随着一个个医养结合项目的创新突破 , 发展内生动力被不断激活 , 全市医养结合工作取得了亮眼成绩:张店区医院、桓台县索镇卫生院、博山源泉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纳入国家典型经验进行推广;淄建集团老年护理服务中心、张店区马尚镇石村老年公寓、博山区源泉中心卫生院、临淄区养老中心第二康复养老院被省里命名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淄博淄建老年医院等5家机构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委表彰为“全国敬老文明号”;淄博市及所有区(县)荣获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县(市、区)称号 , 在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创建中期评估中位列第三 , 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县8个、示范镇办2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