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老字号“同仁堂”的千万腐败窝案:过期蜂蜜、明争暗斗、步步惊心

处暑|老字号“同仁堂”的千万腐败窝案:过期蜂蜜、明争暗斗、步步惊心

文章图片

处暑|老字号“同仁堂”的千万腐败窝案:过期蜂蜜、明争暗斗、步步惊心

和这些“大事”相比 , 蜂蜜太小了 。 实在进不了他们的视线 。 却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蜂蜜会断送他们的仕途和生意 。

综合:荐见美学、经济观察报等
讲个真实的案例 。 和大家耳熟能详的同仁堂有关 。
2018年底 , “同仁堂”面临成立30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丑闻 。
这家中药老字号生产的蜂蜜产品 , 被曝出从蜂农手中收购过期蜂蜜 , 然后改头换面 , 标注虚假生产日期 , 投放市场 。
同仁堂还想甩锅给帮他们收购蜂蜜的“临时工”供应商 。 结果这家盐城的供货商不傻 , 知道这样天大的雷自己扛不动 , 很快和媒体撂了底牌:自己就是个干苦力的 , 收购的指令和最终的生产都是同仁堂负责 , 他们为了从这个苦哈哈的活赚点辛苦费 , 还要替这尊贵的甲方提供场地、厂房、锅炉设备、证照 , 保证水电供应、锅炉、燃料 。
丑闻的效应摧枯拉朽 。 市场的轩然大波是一方面 。 另一场硝烟弥漫的人事变局在同仁堂内部刚刚拉开帷幕 。
“蜂蜜门”之后 , 在同仁堂干了40年、从基层干到一把手的梅群被免职 。 北京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委副主任王贵平空降老字号 。
这个空降显然引起了一些同仁堂老人的不满 。 并可能带来对盘根错节的利益的触动 。
第一个出来单挑的 , 就是二把手、时任同仁堂集团总经理的高振坤 。 高振坤2005年就是同仁堂总会计师 , 是对这家国企老字号知根知底的老人 。
据说 , 高振坤公开放话:“同仁堂的事不能让上面派来的人掺和” 。
叫板一把手的底气 , 来自于高振坤如此多年的“组织建设” , 同仁堂上下由他一手培养起的高派哪里都有 。 另一个重要的底气 , 是总会计师出身的高振坤对同仁堂的财务底子了然于胸 。
很快 , 高振坤就给了新董事长一个下马威:新官上任的第一个财年 , 同仁堂营业收入、净利润就大幅下架 。 高振坤在财务上稍稍做了点手脚 , 试图从业绩上逼宫王贵平 。
高振坤和他老婆还花大钱请了名算命先生 , 推算王贵平的去留和在同仁堂的时间 。
暗战 , 明战 , 步步惊心 。
问题是 , 对于纪委出身的干部 , 摸清高振坤的门道并非难事 。 同仁堂的要害就是两个:一个是“安宫牛黄丸”这个类似“茅台”一样在市场上绝对垄断地位和紧缺需求的产品的经营权;二是中药原材料的供应:豹骨、麝香、羚羊角、牛黄……这些濒危细料的采购权是显而易见的寻租法门 。
除非高振坤干净到一尘不染 。
没有除非 , 没有如果 。 抓住这两个“要害” , 一个和同仁堂长达15年合作关系的中药材供应商很容易就浮出水面: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 。
这个中药厂先后和同仁堂成立了至少6家合资公司 , 业务就是两件事:持续提供原材料;江苏、山东、安徽地区的安宫牛黄丸经销权 。
这种稳定而持续的生意关系的润滑剂当然是金钱 。 高派的核心骨干无一不被发现收了这家药厂的黑金 。
高振坤自己收了240万;同仁堂股份公司原总经理刘向光收了18万;同仁堂子公司同仁堂中药配方颗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勇收了40万;同仁堂商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宫牛黄丸专销公司总经理田浩收了196万 。
亳州市京皖中药厂 , 只是高振坤的“客户”之一 。 中国有“四大药都”——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江西樟树、河南禹州 , 这些地方都有高总的“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