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和抗原做多了,咽喉癌和鼻咽癌会增多?谣言本身“有毒”

本文转自:新民网
最近 , 又有人造谣“核酸/抗原采样拭子有毒”了 。 这一次 , 造谣者更加可恶 , 不仅用了上海辟谣平台已经澄清、没有科学依据、错误百出的“棉签有毒“图片 , 而且添油加醋称“预判一下:今年之后 , 全国咽喉癌和鼻咽癌患者剧增 , 特别是上海” 。
上海辟谣平台再次澄清:正规厂家出品的采样拭子无毒 , 网传消息完全是无稽之谈 。
核酸和抗原做多了,咽喉癌和鼻咽癌会增多?谣言本身“有毒”
文章图片
部分网友觉得 , 网传信息建议“做完核酸采样之后 , 市民需要吐掉口水 , 再喝水漱口”是“贴心提示” , 但在专业人士眼里 , 这完全没有必要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张家雄说 , 临床上经常有病人问类似的问题 , 其实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 采样拭子作为一种医疗用品 , 合格品均经过消毒 , 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 因此市民完成采样后 , 不需要吐口水或漱口 。
核酸和抗原做多了,咽喉癌和鼻咽癌会增多?谣言本身“有毒”】至于“今年之后 , 全国咽喉癌和鼻咽癌患者剧增 , 特别是上海”的新传言 , 张家雄表示 ,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 事实上 , 咽喉癌和鼻咽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低 。 而且采样拭子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使用体验 , 质地柔软细密 , 对鼻咽部的刺激非常轻微 。 即使偶尔有些采样人员“下手比较重” , 给被采样人造成短暂的不适 , 这种不适感也会较快恢复 , 不至于影响身体健康 。 张家雄说:“咽喉癌和大多数肿瘤一样 , 发病的确切原因至今不明 , 所谓采样拭子会引起咽喉癌也缺乏科学依据 。 ”
针对网上传播最广的“它不叫棉签”的图片 , 上海辟谣平台也再次提醒 , 相关图片是造谣 。 整张图片中 , 除了“它是化纤”为部分正确外 , 其余内容都是错的 。
需要提醒的是 , 化纤并不意味有毒 , 很多服饰也是化纤制品 , 它们直接接触皮肤乃至口腔、鼻腔 , 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 采样拭子使用了植绒化纤 , 细密的尼龙纤维固定在采样器顶端 , 是为了更好地收集样本 。 数据显示 , 植绒拭子可以洗脱85%以上的样本收集量;传统的棉签、特别是使用脱脂棉制作的棉签并不能完全收集和洗脱样本 。
至于图片中的其他内容 , 如“采样拭子是荧光探针”、“使用莫吉隆斯纤维”“含有放射性元素锝”等内容 , 要么是张冠李戴、要么是胡编乱造 , 没有一条是真的 。
比如 , 核酸检测过程中确实有“荧光探针”的参与 , 但它与采样拭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 采样拭子是在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采样环节中 , 用来采集鼻咽内表面人体样本的采样器 。 “荧光探针”在样本检测环节中使用 , 指的是荧光分子标记的DNA探针 , 仅在实验室检测管中添加使用 , 不会接触人体 。 将荧光探针与采样拭子混为一谈 , 要么是造谣者无知 , 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 故意误导 。
再比如 , “锝”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 , 应用于核医学临床诊断中 , 但相关产品是一种放射性显像剂 , 既不使用在采样拭子的生产环节 , 也不涉及核酸或抗原检测的采样环节 。
核酸检测结果是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金标准” , 抗原检测能进行快速筛查 , 在全球范围内 , 它们都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 , 被普遍应用 。 所以 , 劝说公众不进行核酸/抗原检测 , 或将核酸/抗原检测冠以莫须有的“健康风险” , 不仅不讲科学 , 而且用心叵测 。 希望网友不要再转发错误信息 , 各大社交平台也要承担审核责任 , 杜绝错误内容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