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乡村来了规划师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漳州:乡村来了规划师
文章图片
赵家亮(右二)和镇村干部在珪后村乡情馆调研 。 (长泰区自然资源局供图)
漳州:乡村来了规划师
文章图片
黄骏驰(中)察看古建筑修缮情况 。 (南靖县自然资源局供图)
漳州:乡村来了规划师
文章图片
欧培东(前)同镇村干部在观音亭调研 。 (平和县自然资源局供图)
今年以来 ,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驻镇村规划师”试点工作 , 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珪后村、平和县南胜镇前山村、南靖县南坑镇南高村在列 。 如今 , 三位有不同专业背景的驻镇村规划师与三个试点村庄开展结对帮扶 , 为乡村规划管理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把控、沟通协调、宣传等服务 , 助力乡村发展提档升级 。
这些“智慧参谋”能为乡村发展带来什么?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何?日前 , 采访人员跟随三位驻镇村规划师走村串巷 , 记录当地的探索实践 。
规划先行镇村风貌要协调
早在2019年 , 来自福建工程学院的教师赵家亮就与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结缘 。 珪后村被纳入全省12个村庄规划示范村时 , 赵家亮就是当时规划该村的设计师之一 。
成为长泰的驻镇村规划师 , 赵家亮有热情也有自信 , 但要从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 , 须经资格审查、比选评议、公开公示等程序 。
“我们从以往设计单位中挑出设计师进入比选阶段 , 确保选拔公开透明 。 ”长泰区岩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林汉霖介绍 , 候选人将自己主持或参与过的规划设计项目材料附在简历中 。 工作人员将这些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制作成表格 , 方便遴选小组成员评议时参考 。
对于如何做好驻镇村规划师 , 赵家亮有自己的理解:“真正好的设计师 , ‘自我’理想方案是很小的 。 规划师考虑的第一大因素 , 是空间与村民、与发展的关系 , 推动规划按政策落地 , 符合当地发展蓝图 。 ”
最近 , 村里筹划着建设“造田公社”景观 , 计划以农业种植为基础 , 将农田开发成可观、可玩、可学的各类创意场景 。 景点选址哪儿好?村“两委”意见不同 , 有人倾向于建在村里荷花池旁 , 有人倾向于建在村工业区对面 。
赵家亮将大家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 , 分别进行了分析 , 并和乡亲们讨论 。 “对比发现 , 景点选在村工业区对面 , 与镇区紧密 , 可以作为全镇的公共项目来开发 , 既驻镇又帮村 。 ”赵家亮说 , 再看村内的选址 , 局限性较大 , 不利于未来发展 。
“规划设计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 ”赵家亮认为 , 在努力做到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 规划师应该有更高站位 , 才能将镇村一体化设计理念与各村个性化需求相结合 , 确保镇村风貌协调 , 产业有序发展 。
漳州:乡村来了规划师】“镇村统一协调发展 。 古建筑‘宝斗厝’也有文章可做 。 它离村道近 , 修缮之后可以朝着小作坊、画室等方向发展 。 目前镇里正在洽谈台创基地项目 , 可以将这个项目引入古村落里 , 吸引更多青年到这里创业 , 丰富周边业态 。 ”赵家亮和林汉霖探讨后达成一致意见 , 随即 , 项目进入分析实施阶段 。
“双驻”身份陪伴服务有力度
驱车行驶在通往南靖县南坑镇南高村的村道上 , 山路随着山势起伏蜿蜒盘旋 。 哪个弯比较急 , 需要减速 , 哪个坡特别陡 , 需要谨慎 , 黄骏驰都熟稔于心 。
去年7月 , 南靖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股负责人黄骏驰成为南高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 引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今年2月 , 城市规划专业出身、拥有工程师职称的他又成为南高村的驻镇村规划师 , 且以“不取酬”方式开展驻镇村规划咨询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