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横州市:“党建+”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初秋时节 , 走进广西横州市的乡村 , 正是一片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田园风光 。 近年来 , 横州市善用“党建+” , 按照融合发展的思路 , 深入推动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文化等本土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 描绘出党旗飘扬下 , 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新画卷 。
“头雁”领航“群雁”飞
连日来天气晴好 , 在横州市峦城镇方村红薯种植基地里 , 村民们挥动锄头翻土锄草 ,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认梅正细心查看红薯的长势 。
2021年 , 90后姑娘刘认梅从南宁回到家乡 , 当选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血液 。 在她的带领下 , 方村党总支部找准找好经济发展路子 , 以流转土地的方式发展红薯规模化种植 , 注册“方村淳茹红薯”商标 , 延伸发展出制作红薯干、红薯螺蛳粉的“工厂化”产业链 。 同时把村民在山头种植的香樟树 , 承包给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 , 让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提高 , 村民增收 。
广西横州市:“党建+”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文章图片
闭东海正在检查花木养护情况 。 受访者供图
打造一支听党话跟党走、懂农业爱农村的“头雁”队伍 , 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所在 。 横州市坚持支部引领 , 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土大学毕业生等人群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 , 建强班子 。 同时 , 为帮助任职时间较短、基层工作经验较为欠缺的“头雁”茁壮成长 , 该市还建立传帮带机制 , 组建308个传帮带“顾问团” , 由经验丰富的村干部、退休老支书或有威望的老年人 , 作为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的顾问团队 , 以集中培训、个别交流、一对一指导等方式传帮带 , 切实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质量和水平 。
在横州市那阳镇上茶村 , 横州市莉妃花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闭东海正在指导村民管护茉莉花盆栽 。 为助力乡村振兴 , 闭东海采用“科研单位+公司基地+茉莉花种植合作社+花农”的运作模式 , 向农户提供茉莉花花苗 , 提供技术 , 与花农签订保底收购合同 , 让村民走上新的致富道路 。 这是横州市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 该市大力支持乡亲当示范、当典型 , 共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在“头雁”的带领下 , 近千名党员、企业家、大学生、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实用人才等团结在党旗周围 , 开展农业生产销售指导、农村电商直播、移风易俗、环境整治 ,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形成“群雁”齐飞的生动场景 。
产业兴旺百姓富
眼下正值巨峰葡萄成熟季 , 在横州市那阳镇莫大村莫渡经联社的巨峰葡萄果园里 , 一串串紫黑色、沉甸甸的葡萄挂满枝头 。 “如今 , 提到莫大村 , 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葡萄 。 ”莫大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莫朝宁自豪地说 。 依托葡萄产业 , 该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 打造巨峰葡萄种植基地 , 小小葡萄成了村级集体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也成了当地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法宝” 。
2002年起 , 该村坚持党建引领 , 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 发展巨峰葡萄种植 , 并于2010年引进了“一年两熟葡萄栽培技术” , 通过以点带面 , 莫渡经联社近一半村民种植巨峰葡萄 , 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350亩 , 亩产达到2000公斤 , 亩均纯收入13000元 , 让当地老百姓鼓了腰包、乐开了花 。
广西横州市:“党建+”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文章图片
在横州市校椅镇石井村 , 花农们正在采收茉莉花 。 人民网吴明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