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市场转型,小型健身房是出路吗( 三 )


一线城市是健身市场的中坚力量 , 下沉市场的健身场馆分散 , 很少有具有统治力的品牌 , 市场仍存在空白 。 “我们会进入到一些三四线城市 , 未来可能会用闪电熊猫的品牌去承接不同的需求 。 ”汤鑫表示 , 乐刻在选址、供应链、流量以及运营的4个环节练出了盈利能力 , 成为“百城万店”目标的有效支撑 。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 , 2022年中国健身休闲业实现增加值为1.3万亿元 , 占体育产业的38.2% 。 预计2023年该行业增加值将达到1.6万亿元 , 占体育产业的40% 。
随着新势力的崛起 , 未来的线下健身市场会怎样发展?
“健身行业仍将持续迎来可观的用户规模和消费增长 , 以乐刻为代表的新型健身房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 ”河南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邓亚萍表示 。
“线上健身的发展为健身行业扩大了基本盘 , 健身知识普及 , 未来用户对教练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会越来越高 。 ”邓宇均认为 , 对于创业者而言 , 细分市场仍然大有可为 。
“对于健身市场的未来 , 我们是十分期待的 。 ”张毅认为 , 随着健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 传统健身房走到变革商业模式的十字路口 。 健身体验的差异化、数据化、品牌化以及在社交互动中与消费者建立深度的链接等因素都是竞争关键 。
“健身行业应该百花争鸣 , 而不是零和博弈 。 健身市场容得下很多品牌 , 我们需要让用户更有安全感 , 让从业者与投资人对行业保持期待 , 一起把蛋糕做得更大 。 ”汤鑫表示 。
【健身市场转型,小型健身房是出路吗】■中国城市报记者 方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