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村民共建共享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调动村民共建共享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同安区结合乡村振兴与文明创建工作 , 让文明风尚从个人出发 , 覆盖家庭、普及全村
调动村民共建共享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文章图片
苏厝村的宣传栏成为村内氛围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
调动村民共建共享  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文章图片
苏厝村苏颂文化广场是主打廉政文化的文明实践阵地 , 也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
文/本报采访人员林健华通讯员张荣森
图/苏厝村提供
“作为全国文明村的村民 , 我们既是建设者 , 又是管理者 , 更是受益者……”最近 , 一段全新录制的文明创建“普通话+闽南话”双语音频 , 随着车载小喇叭流动在村头村尾 , 文明之声回荡在同安区洪塘镇苏厝村 。
调动村民共建共享、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 苏厝村有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 , 致力让文明风尚从个人出发 , 覆盖家庭、普及全村 , 成为同安村镇大整治大提升的典型案例 。 当前 , 连点成线、织线成面的文明创建新格局正在全面铺开 。 采访人员走进乡村一线 , 探寻文明创建如何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下越走越顺 。
营造良好氛围争当“文明人”
走入村口 , 会发现苏厝村的“美”不仅来自干净的村道、葱郁的绿化、整洁的房屋 , 更来自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 。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金句和宣传画遍布沿街墙面;崭新的“村规民约”立在人行道旁 , 号召“共同拟定来执行 , 共同遵守来做到”;卫生健康知识、传染病防控和应急救护知识等写在宣传栏上 , 帮助村民树立讲文明、讲卫生、防疾病的良好习惯……
“我带头戒烟 , 倡导村干部都不吸烟 , 以前一天两三包 , 现在一根都不抽 。 ”苏厝村党总支书记曾文委说 , 文明习惯从细节抓起 , 一系列乡村振兴提升改造工程优化了村内氛围 , 推动全体村民做“文明人” , 自然成就“文明村” 。
当前 , 同安全区142个村(居)均已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志愿服务队“三支队伍” , 并通过村民代表文明创建动员部署会及企业文明创建动员大会等方式 , 广泛带动企业、房东、村民代表等力量 , 营造全民创建氛围 , 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
装点美丽庭院扮靓“文明家”
作为美丽庭院示范户之一 , 村民苏筑把院子堆杂一一清空 , 临街一侧不晾晒衣物 , 车子也停放到了庭院里侧 。 很快 , 洁净开阔的砖石地面上还将添置一批花草 , 让绿意盈满家门 。
“选了两户人家做改造样板 , 村民看见了改造效果就会被带动起来、比拼起来 。 ”曾文委表示 , 重点发挥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带头作用 , 号召广大群众自觉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提升庭院文化品位、共同维护乡风文明 , 有利于培养群众的良好家庭卫生观念和生活习惯 , 从而以家庭“小美”聚乡村“大美” 。
同时 , 村两委深入村民家庭了解实际情况 , 协助清理修整废弃猪圈、鸡圈等 , 清乱石、平地面、修树枝、种花草 , 最后摆上石桌石凳 , 打造出农户新庭院 , 也是村庄的新风景 。 村民看着改造后的空地感叹:“以前乱得没地方下脚 , 现在可以栽树种花泡泡茶 。 ”
“现在许多村民都会主动清理堆杂、卫生死角 , 在庭院里种花种果 。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说 , “美丽庭院”是美丽乡村的细胞 , 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 今年以来 , 在同安区妇联、农业农村局统筹指导下 , 各村居妇联以家庭为主体 , 配合巾帼洁净家园行动 , 组织巾帼志愿者定期入户指导 , 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提供常态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