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有一种被称作美味的食物 , 它除了好吃 , 还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 它可以让孩子 , 甚至大人 , 欲罢不能 , 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 那是它看似美好的一面 。 你不知道 , 当撕开它的外衣后 , 它真实的一面 , 会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 胆战心惊 。 它有一个甜蜜的名字 , 糖 。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文章图片
现如今 , 随便走进一家配置齐全的超市 , 琳琅满目的商品总是让人眼花缭乱 。 而你可能从来没有注意到 , 含糖制品的数量已占据了整个货架的百分之八十 。 这些含糖的工业制品 , 每天都在一点一点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文章图片
与其他四种口味(酸 , 苦 , 辣 , 咸)不同 , 对甜味的偏好在人类 , 和许多哺乳动物中 , 是与生俱来的 , 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点:给不懂世事的婴儿嘴上涂点糖 , 他们会笑 。 甜不止让人喜欢 , 还会让人上瘾 。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文章图片
吃糖的过程中 , 大脑会迅速做出反应 , 分泌出高于正常水平的多巴胺 , 而多巴胺是一种 , 让人感觉到幸福和快乐的物质 。 许多研究人员对动物进行了多项研究 , 发现吸食DP时大脑的反应 , 和吃糖时的反应是一样的 。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文章图片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早在1972年 , 英国生理学家和营养学家约翰?尤德金(JohnYudkin) , 就在他的著作《纯净、白色和致命》Pure , Whiteand一书中警告世界:糖 , 才是导致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病症的“凶手” 。 然而 , 他的作品遭到了食品工业和利益相关科学家的围攻和诋毁 , 不遗余力地摧毁他的名声 , 他的职业生涯也因此毁于一旦 。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文章图片
在20世纪60年代 , 糖业协会支付哈佛大学教授(Dr·Hegsted)5万美金 , 让其发表一篇糖业高管想要的“科学软文” , 而这篇“软文”被刊登在顶级医学杂志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 “软文”的主旨把心脏病的靶心指向:脂肪 , 强调不是糖引起的心脏病 。 以至于把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膳食建议 , 直接带跑偏的十几年 。
约翰?尤德金发出的这声警告 , 却被视为“无稽之谈” 。 食品工业的人 , 找来了一个替罪羔羊 , 脂肪 。 然后 , “脂肪有害论”也在当时大行其道 , 甚至到今天 , 大多数人还改变不了 , 这个传统观念 。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文章图片
所以 , 因为一些利益熏心的科学家和食品工业企业家的操作 , 他们在那场脂肪和糖的争论中完胜 , 从此 , 低脂饮食开始流行起来 , 随之而来的 , 肥胖 , 心脏病 , 高血压高发 。 相关丑闻直至2016年才被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披露 , 但造成的潜在健康伤害 , 已经无法估量 。
这些都不过冰山一角 , 时至今日 , 食品工业的操控行为还在继续 , 正如美国学者MarionNestle , 在JAMA杂志中的评论一样:《纽约时报》2017年收到的电子邮件中透露:可口可乐在资助一些研究人员 , 用研究数据 , 最大限度地展示含糖饮料对肥胖症的影响很小 。
糖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食品工业操控舆论走向,用科学研究为糖正名
文章图片
我们都知道含糖的食物非常好吃 , 正是这与之俱来的感知力 , 被无良的商家利用了 。 他们资助科研人员 , 通过买通科研人员为他们作伪证 , 向世人宣告糖不是造成慢性病的根源 。 RobertH.Lustig博士指出 , 糖有多种其他食物所没有的效果:造成肝脏肥胖 , 令细胞老化 , 影响大脑认知功能 , 引发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