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他的生前日记留下哪些“珍贵遗产”

翻看吴孟超院士的日记 , 犹如细数他的一生 , 他的生命和手术台连在一起 。
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他的生前日记留下哪些“珍贵遗产”
文章图片
吴孟超受访者供图
“1997年 , 手术241台”“2003年 , 手术186台 , 出差19次 , 其中出国5次”“2005年 , 手术237台 , 出差30次、共90天 , 含出国4次”……
平均每周2-3台手术 , 日记里几乎全是工作 。 2021年5月22日 , 99岁的吴孟超在上海逝世 。 他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马 , 身后留下一串惊人的数字:主刀16000多例手术 , 救治20000多名患者 。
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他的生前日记留下哪些“珍贵遗产”
文章图片
吴孟超的日记 , 从1970年代到2019年 。 本文图片除注明外 , 均为澎湃新闻采访人员李佳蔚图
2022年8月31日 , 吴孟超诞辰百年 , 家人首度公开这位“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日记 。 从1970年代到2019年 , 大大小小几十本日记 , 记录的不仅是个人的活动 , 还有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 , 更有中国肝胆外科前进的印证 。
整理日记时 , 吴孟超大女儿吴玲有时忍不住难过 。 “他都90多岁了 , 每天还那么忙 , 但我们没法说他 , 他要坚持他自己做的事 , 我们只有支持 。 ”吴玲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说 , 更多的时候 , 她在父亲日记里获得激励 。
“父亲一辈子都很认真 , 写日记是这样 , 生活是这样 , 工作更是这样 。 ”吴玲说 , “日记里病人开什么刀 , 肿瘤在什么位置 , 出血多少 , 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 ”
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他的生前日记留下哪些“珍贵遗产”
文章图片
中国科技馆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作的吴孟超手模 , 他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尖关节略微变形 。 受访者供图
此次除了吴孟超生前日记公开 , 中国科技馆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作的吴孟超手模也送到他的家人手中 。 金色的手模 , 印痕很深 , 掌纹清晰 , 仔细端详 , 可见吴老因为长时间握着手术刀 , 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尖关节略微变形 。
正是这双手 , 将万千生命拉出绝境 , 被中国肝脏外科界誉为“上帝之手” 。
数十年的写日记习惯
吴孟超的家人和同事都知道他有写日记的习惯 。
女儿吴玲的印象里 , 父亲每天晚上回到家 , 会先看一会电视新闻、读几份报纸 , 晚上九、十点钟 , 雷打不动地会到楼上书房写半小时日记 , 家人从不去打扰他 。
吴孟超去世后 , 吴玲整理他的遗物 , 一本本或新或旧的日记本从抽屉里翻了出来 。 有些日记本吴玲有印象 , 还有许多泛黄的本子她从来没见过 。
翻看吴孟超的日记 , 如同细数他的人生过往 。 吴玲说 , 她没想到父亲日记写得那么详细 , 一天不落 , 而且内容几乎都是工作 。 其中 , 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的工作日志 , “早期里面有西医学中医的历史 , 也有英文记录 。 不过 , 很多遗失了 , 不太完整” 。 从1992年-2019年 , 这二十多年吴孟超日记较为完整 , 基本每年写一本 。
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他的生前日记留下哪些“珍贵遗产”
文章图片
吴孟超日记扉页写的年初寄语
吴玲说 , 以前她知道父亲忙 , 看了日记 , 才知道父亲到底多忙 。 “他经常去北京出差 , 出差回来多晚也要到病房看看病人 , 昨天开的刀 , 今天恢复情况怎么样 , 他要自己去查房 , 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病人不出问题 。 ”一桩桩不无细碎的事情 , 都被记录下来 。
在吴孟超的日记里 , 如果哪一天他给日期画了圆圈 , 代表这天一定有手术 。 他经常还会在圆圈旁边写上数字 , “3” , 就表示当天做了三台手术 。 “我们翻了很久 , 才发现日记有个规律 , 一开始不明白画圈是什么意思 。 ”吴玲说 , 这些在日记在内文里都得到印证 , 也表明父亲对手术工作非常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