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以“流量密码”助推乡村振兴

云南个旧:以“流量密码”助推乡村振兴】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云南个旧:以“流量密码”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崔晓玲和同伴在果园带货柑桔 。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卡房镇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基地里 , 80后崔晓玲正在和同事开启网络直播 , 热情地向“粉丝”介绍手工编织的箩筐、美味的卤鸡等卡房本地的农特产品 。
近年来 ,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 乡村市场逐渐成为一片广阔热土 , 吸引着众多游子回乡创业发展 。 个旧女孩崔晓玲就是其中之一 , 她把在外地学到的电商运营经验带回家乡 , 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 , 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路 , 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找到了新路子 。
崔晓玲原本在浙江省杭州市经营服装和食品生意 , 开有两家淘宝店 , 有着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 。 2020年 , 卡房镇农副产品因疫情影响滞销 , 当地急需电子商务人才 。 于是 , 崔晓玲毅然决定回乡创业发展 。
“当时卡房镇党委政府帮助我们协调了一部分农副产品货源 , 在2020年11月到12月两个月的时间里 , 我们的总销售额就有四百多万元 。 ”带着电商的眼光回到家乡 , 崔晓玲发现个旧的山野里满是宝藏 , 把这些东西介绍给更多人 , 最终卖上好价钱 , 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 崔晓玲认为:“农村生活原汁原味的风貌就很能打动人心 , 我们就想 , 让农村的年轻人们自己来代言 , 用自己的流量给商品带来流量 。 ”
为了给崔晓玲这样的回乡人才搭建创业发展的平台 , 推进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 卡房镇成立了乡村振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 一体化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 。 “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 , 在全镇每一个村委会培养1至3名能够独立直播带货的人才 , 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 ”卡房镇党委副书记龙洁说道 。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 , 2021年 , 崔晓玲的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成立 , 并推出“梦想主播计划” , 带领当地年轻人一起直播带货 。 “我很想在为家乡作贡献的同时 , 带上很多人一起做 。 一个人做直播 , 可能当天的销售额是两三万元 , 但如果我们有十个人直播 , 那么本地产品的滞销情况就能得到缓解 。 ”
卡房镇龙树脚村村民高纯深有感触:“之前没有电商 , 农产品就只能自己在本地卖 , 现在有了电商就方便很多 。 去年 , 我们将直播间搬进了田间地头 , 直播带货洋芋 , 仅仅直播1小时左右就卖出了4000多斤洋芋 , 销售额达到了两万多元 。 ”这件事给当地青年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 更多农村青年也加入了直播带货的行列 。
目前 , 卡房镇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基地通过开展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网上开店技巧等培训 , 以及一对一直播带货帮扶 , 带动了当地100多人参与到网络直播中 , 帮助农民打开了网络直播销售的大门 , 拓宽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
“今年下半年我们还计划免费培训1000人 , 努力把其中100人孵化为主播 。 ”在崔晓玲的规划中 , 她将依托自己的直播间 , 以实战方式培养一批乡村“网红” , 把家乡的农特产品带到全国各地 。 (龙江、陈梦姣文/图个旧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云南个旧:以“流量密码”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崔晓玲在直播带货 。
云南个旧:以“流量密码”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卡房镇青年在田间直播带货玉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