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基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水平?专家:关键在人才

作者:黄玲玲
数十年前 , 如果一个乡村出生的孩子发生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 孩子能得到的最好治疗条件是转院到县城的医院 , 但当时的县级医院可能还没有专门的新生儿科病房 , 也未必有足够的能力来治疗NRDS , 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
令人庆幸的是 , 如今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 。 在政府的推动下 ,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县级医院都建设了新生儿科病房 。 不过基层仍存在医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 基层医院NRDS诊疗现状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应如何提高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针对这些关键问题 , 我们采访了新生儿领域权威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文浩教授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史源教授 。
如何提高基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水平?专家:关键在人才
文章图片
近10年来基层医院NRDS诊疗水平大幅提升医师报:目前 , 我国基层医院NRDS诊疗现状如何?
周文浩教授:NRDS是一种容易导致早产儿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 。 近10年来 , 我国经济水平明显提高 , 医学知识普及水平也有所提升 , 患儿家属对于小早产儿的救治越来越积极 。 基层医院中 , 无论是硬件设施 , 还是救治能力 , 亦或是医护人员医疗水平 , 在最近10年都有明显的提升 。 在规范的执行、关键技术的应用 , 包括呼吸机、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 , 医疗质量管理等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 在全国大部分医院包括基层医院 , NRDS救治能力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 这是件可喜的事情 。
如何提高基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水平?专家:关键在人才
文章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周文浩教授
我曾在基层医院工作过3年 , 2002年 , 还曾参加上海青年医师志愿者赴云南的活动 , 在云南从事了半年的医疗工作 。 无论是在我大学毕业的1991年 , 还是做志愿者的2002年 , 当时基层医院对新生儿救治能力与现在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
此后在政府的推动 , 全国新生儿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 , 以10年为一个阶段 , 基层医院新生儿科救治能力都取得了一定水平的提高 。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 , 2000年左右 , 云南德宏州儿科医院床位数仅有二十多张 。 到了2021年 , 该院新生儿科床位已接近130张 , 从根本没有新生儿病房到能够独立开展NRDS等疾病的救治工作 , 新生儿床位数从无到有 , 从有到多 , 这变化不可谓不大 。
在这20年中 , 还有很多来自边疆地区 ,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的医生回到家乡 , 将学到的新生儿科常见病、危重病诊疗知识、关键技术全盘移植到当地的医院 , 造福了边疆地区 。
史源教授:一般32周以上、1500克以上、无并发症的患儿 , 大部分区级县级医院已经具备一定救治能力 。 这些医院一般都配备有无创的呼吸机 , 可使用PS以及枸橼酸咖啡因 , 三者是NRDS治疗必备的重要方法 。 可以说 , 只要未发生感染 , 做好综合性的治疗 , 绝大多数早产儿都能够获得救治 。 当然有合并症情况例外 , 病情更严重的患儿需转移到更高级的新生儿病房进行救治 。
如何提高基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水平?专家:关键在人才
文章图片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史源教授
基层医院新生儿科发展处于质量提升阶段医师报:基层医院在NRDS等新生儿科疾病的诊疗方面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对于NRDS的救治 , 基层医院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周文浩教授:基层医院新生儿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 , 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基本医疗设施的购置 , 逐渐建立起新生儿病房 , 能独立开展一些疾病的简单诊治工作 。 第二 , 从单一的小规模开始不断扩展 。 第三 , 新生儿科医疗质量不断提升 。 目前正处于质量提升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