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盐碱地鲜食玉米、鲜食花生亩产创高产典型

本文转自:东营网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近日 , 盐碱地鲜食玉米鲜食花生带状种植机械化收获现场观摩会在省农科院黄三角研究院(东营基地)举行 。 经过专家验收 , 在盐碱度3‰的土地上 , 亩产鲜食玉米穗462.4公斤 , 亩产鲜食花生荚果312.6公斤 , 创盐碱地鲜食玉米、鲜食花生带状种植高产典型;同时 , 亩收鲜玉米秸秆1106.3公斤、鲜花生秧913.5公斤 , 鲜食玉米秸秆和鲜花生秧可直接混合青储作为优质饲料 , 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生态草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盐碱地鲜食玉米、鲜食花生亩产创高产典型
文章图片
“鲜食玉米鲜食花生带状种植 , 说得通俗一点 , 就是二者间作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所长张正介绍 , 该技术是以万书波研究员团队研发并推广的“玉米花生宽幅间作栽培技术”为基础 , 发展而来的一种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 这两种作物间作共生 , 相得益彰 。 花生固氮 , 提高地力 , 改良土壤;间作花生带通风透光好 , 有利于鲜食玉米发挥边行效应 , 改善品质 , 增加单穗重量 。
“卖了鲜食玉米穗、鲜花生荚果 , 还有鲜玉米秸秆和鲜花生秧 , 比单种普通玉米 , 每亩收入提高一倍呢!”听到测产结果 , 当地一村民满意地笑了 。 据悉 , 采用鲜食玉米、鲜食花生间作模式 , 与普通玉米单作比较 , 每亩综合效益增加约1倍;与鲜食玉米单作比较 , 鲜食玉米产量基本不减 , 每亩增收鲜食花生荚果300至400公斤 , 提高土地利用率30%以上 , 增加亩效益40%以上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盐碱地鲜食玉米、鲜食花生亩产创高产典型】据专家介绍 , 1㎏花生秧产生的能量相当于0.6㎏大麦产生的能量 , 亩产300㎏花生 , 同时可得到300㎏的花生秧 。 鲜食玉米秸秆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玉米秸秆 , 通过秸秆过腹还田 ,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研究团队以现有的技术体系为基础 , 集成创新绿色高效生产模式 , 实现秸秆饲料化高值利用的同时 , 大幅度提高盐碱地草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 引领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 。
观摩现场 , 测产验收专家组认为 , 采用这一模式可有效缓解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种地养地不协调等矛盾 。 鲜食玉米生育期短、鲜食花生较普通花生提前收获 。 在光热资源充足地区 , 通过团队配套研发的种植模式 , 可以实现两季鲜食玉米、鲜食花生带状种植 , 大幅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