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有三种剂型,该怎么选择?

本文转自:环球网
连花清瘟自2005年获批上市以来 , 由于其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退热止咳化痰以及调节免疫、提高抗病康复力的特点 , 一直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感冒、流感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 基于连花清瘟的确切疗效 , 2020年4月连花清瘟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的治疗 。
如今“连花清瘟”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 但当消费者去药店购买连花清瘟时 , 很多人却常常被一个问题问住——要什么剂型的?
很多人知道连花清瘟 , 也有不少人家中常备连花清瘟 , 但知道连花清瘟有三种剂型的人似乎不多 。 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了连花清瘟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和连花清瘟片 , 这也正是市面上在售的连花清瘟的三种剂型 。 这三种剂型有何差别?需要之际该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或家人的剂型?
连花清瘟有三种剂型,该怎么选择?
文章图片
组方功效相同 , 剂型各有优势
实际上 ,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剂、片剂都是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病的中成药 , 三种剂型组方、功效及主治都一样 , 且三者均为口服用药 , 即全部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
连花清瘟的主要成分是金银花、连翘、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 , 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作用 , 适用于感冒、流感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身体乏力、舌红苔黄或黄腻等症状者 。
那么 , 目前市面在售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剂、片剂 , 三者在制作工艺上有什么区别呢?
胶囊剂是将药物有效成分填装在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 胶囊剂型不仅可以掩盖药物不良气味 , 更是隔绝了药物与外界水分、空气、光线的接触 , 从而提高了药物稳定性 。 因有了胶囊来隔绝外界 , 可更方便地控制胶囊在胃肠道中分散、分解、溶出和吸收起效的时间 , 使药物剂型做到了延缓释放和定位释放的目的 。
颗粒剂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口服固体剂型 , 是指使用原料药和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呈现为干燥颗粒状的制剂 , 在使用时加温开水溶解 , 搅拌均匀后温度适宜即可口服 。 连花清瘟颗粒剂就是采用了这种工艺制作而成 。 颗粒剂的工艺延续了传统中药汤剂的特点 , 所谓“汤者 , 荡也” , 对病邪有扫荡之势 , 可知其来势勇猛、见效快捷 。 中药颗粒剂在保持了汤剂吸收快、显效迅速等优点的同时 , 又克服了汤药服前需临时煎煮、耗时费力、久存易变质等不足 。
片剂是将药物原料与辅料等进行粉碎 , 造粒 , 干燥 , 再用压片机制成片状 , 最后在外层形成一层膜衣;也有不需要造粒和干燥 , 直接压成片剂者 。 连花清瘟片剂属于薄膜衣片类 , 使用了一种高分子物料作为片剂的衣膜 , 该方法应用广泛 。 这样做的原因 , 一是使药物理化性质更加稳定 , 在遇到空气、光线和水分时不易分解、变质 , 以此来保证药物质量与药效;二是可以掩盖部分中药的苦味或刺激性气味;三是有些药物遇胃酸易被破坏 , 需包肠溶衣 。 片剂覆盖一层膜之后 , 加入固定的食用色素包上颜色衣 , 则便于识别 , 可以防止误服 。
如何选择连花清瘟剂型
如果单纯以起效速度而言 , 颗粒剂具有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点 。 此外 , 一些吞咽功能不好或服药依从性差的人群 , 如儿童、老年人以及有吞咽功能障碍的人群等 , 出于服药时的安全性考虑 , 建议选用颗粒剂 。 但是颗粒剂在使用前需要用温开水调匀冲服 , 如果达不到这个条件 , 则只能选择其他剂型 。 另外颗粒剂在保存上不如胶囊和片剂方便 , 当有出差或旅游出行需求时 , 建议选择胶囊剂或片剂 , 使用时更为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