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大同日报全媒体美食频道
山西毅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联手推出“平城味道记忆”美食栏目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与你一起追寻大同的美食之源~~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 总能温暖人心的食物 , 在时光的流逝中发展成为一种饮食文化 。
曾经的大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今天的大同是一座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 “美食之都”成了最响亮的名片之一 。
一座城 , 一条小巷 , 一个餐馆 , 都有“味道”的故事 。 无论世事怎样变迁 , 那些藏在食物里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改变、忘记 。 味道是一座城的集体记忆 。
“平城味道记忆”邀请我市厨师界传奇大师赵富平讲述老大同美食、老大同的食俗文化、老大同曾经的味道 。
老大同月饼(上)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何金春摄▲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 , 中秋节夜晚 , 当时的东京开封“丝篁鼎沸……闾里儿童 , 连宵嬉戏 , 夜市骈阗 , 至于通晓 。 ”
老大同人的中秋夜吃什么?如何拜月、赏月?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何金春摄▲
赵富平: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 又叫八月节 。 由于中秋节是瓜果成熟的季节 , 老大同人把中秋节又称为果子节 。 中秋节的诸多活动都围绕“月亮”进行 , 祭月、拜月、赏月都由月饼贯穿其中 , 故而月饼就成为中秋节的主角 , 各式水果为配角 。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 , 各面铺的经营者们便在店外搭篷开始加工月饼 , 称之为开月饼炉 。 开炉后人们开始前往加工月饼 , 又称“打月饼” 。
老大同的月饼品类很丰富 , 除了寻常的混糖月饼 , 还有提浆月饼、翻毛月饼、小大杂 。 混糖月饼又有白糖月饼、红糖月饼、冰糖月饼 。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提浆月饼
提浆月饼是将糖浆熬制后与白面混合制成饼皮 , 包入用白糖加各类果脯、麻仁等制成的馅料 , 然后烤制成的 , 饼皮既有硬度又有韧性 。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翻毛月饼
翻毛月饼的饼皮类似芙蓉饼 , 包什锦馅烤制而成 。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套饼
老大同的中秋月饼还有一种套饼 , 由提浆月饼组成 , 由大到小 , 有七个为一套的 , 有九个为一套的 。 由于套饼由大到小呈塔形 , 故而称之为“几座”套饼 , 而不是“几套” 。 普通人家过中秋节只备混糖月饼 , 讲究人家则要备齐所有品类的月饼 。
老大同人过中秋,“月光爷”必不可少
文章图片
“月光爷”
“中秋月饼家族”中还有一位“重要成员” , 那就是月儿爷 , 老大同人也叫“月光爷” 。
月儿爷是老大同人过中秋节家家户户必须要有的“特种”月饼 。 月儿爷是普通的混糖月饼 , 但它至少要“直径1尺大、3斤面重” 。
中秋节的月儿爷要依家庭添丁情况 , 以3两为单位逐年增加 , “今年娶了媳妇 , 月儿爷增加3两;明年添了孙子孙女 , 再增加3两 , 5斤为限 。 偶有人家为了显示气派 , 打7斤或9斤的月儿爷 。 ”
月儿爷的饼上要用软竹签“写”一个“月”字 , 这个“月”字要“写”得像玉兔的耳朵一样 , 非常美观 。 然后 , 用毛笔蘸红吃色描成红色 , 并刷油 , 再贴上香菜叶 。 之后 , 入烤炉烤制 , 出炉时“月”字呈金红色 , 煞是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