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如果不差钱,不妨多吃5种食物,强过天天吃保健品

人到老年,如果不差钱,不妨多吃5种食物,强过天天吃保健品

文章图片

【人到老年,如果不差钱,不妨多吃5种食物,强过天天吃保健品】人到老年,如果不差钱,不妨多吃5种食物,强过天天吃保健品

文章图片

人到老年,如果不差钱,不妨多吃5种食物,强过天天吃保健品

如今的人们健康意识强烈 , 我国保健品行业消费规模正在逐年扩大 , 保温杯里泡枸杞不再是中年大叔的专属行为了 , 2021年保健品产业市场规模就增长了1000亿 。 “治未病”观念大受欢迎的当下 , 一些不法分子抓住消费者们养生的心理 , 精心设计下各种保健品骗局 , 等着人们纷纷入坑 。
据2022年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结果显示 , 保健品连续两年居于最不满意商品和服务类别的首位 , 保健品消费陷阱频出 , 老年人被保健品坑的案例比比皆是 。

一、这几种常见的“老年人保健品”骗局 , 需警惕!
01、花样繁多的宣传手段 , 贪图便宜或吃大亏
近几年 , 不少老年人通过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夸大疗效等各种手段 , 虚构保健食品的功效 , 并引诱老年人高价购买 。
2011年 , 陈某某注册多家保健食品销售公司 , 并让员工冒充知名医学专家、医务人员等进行虚假检测 , 同时虚假宣传公司的一些保健食品能预防疾病 , 七年的时间诈骗了1161万元 。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判决 , 陈某某因非法占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骗取他人财物 , 已构成诈骗罪 。
02、保健品功能虚假宣传 , 信以为真耽误治疗
有些商家为了更好的吸引消费者 , 宣称保健品能治疗某些疾病 , 导致一些疾病患者信以为真 , 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
2010年 , 刘某在医院体检中发现乳房肿块 , 医生称需要进行手术并进行化疗 。 回家在医院门口碰到一个业务员 , 聊天中推销了一款保健品称能治疗癌症 , 便想着不开刀将癌症治愈 , 并在咨询保健品销售人员后购买了5万元的保健品 。 两年后 , 刘某因乳腺癌转移去世 , 亲属将该保健品公司告上法庭 。 法院判定该公司违规宣传保健产品功效 , 并判处该业务员对原告购买保健品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03、保健品添加非法物质 , 不注意或危及生命
阳光一佰公司制作的山芪参胶囊 , 宣称可以用来辅助降血糖 , 并通过销售业务卖向全国多个地方 。 后来该产品被检测出未经批准生产、销售的盐酸丁二胍 ,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告知检测结果后依然继续销售该药物 。
2014年 , 法院判决阳光一佰公司及负责人习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并进行了罚款处理 。 有些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一些有害物质 , 服用后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 一定要提高警惕 。
需要注意的是 , 保健品不是药物 , 不能治疗疾病 , 提高自身防骗意识 , 如果选购保健食品最好认准小蓝帽标志 , 一旦发现陷入骗局要及时举报 。
二、被商家吹上天的6种保健品 , 实则真没啥用
很多商家为了利益夸大商品宣传 , 千方百计的想着法儿骗钱 , 有些保健品被商家吹上天 , 实则并没什么用 。
1、护肝片
护肝片的主要成分是水飞蓟素 , 这种成分对肝病有恢复效果 , 因此肝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 , 但健康人根本没必要服用这款产品 。
2、益生菌
益生菌虽然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 , 但如果没有身体不适症状 , 就没有必要额外补充 , 长时间盲目乱用 , 可能会打破肠道菌群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