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病理报告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这么重要的报告为什么不能立等可取?别急今天用镜头为大家一探究竟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经手术从人体取出的组织叫标本 , 取出后送到病理科进行检查 。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 , 平均每天 , 病理科会接受600余份标本 。
对标本进行信息核对后 , 工作人员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对标本进行固定 。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固定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标本会被浸泡在福尔马林中 , 浸泡时长根据组织大小 , 6~48小时不等 。
标本的固定至关重要 , 合格的固定才能保证组织没有自溶 , 保证组织的结构正常和细胞的完整性 。
取材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固定完成后 , 工作人员会对标本精挑细选取材 , 切取大小15~20毫米、厚度2~3毫米的组织块 , 并放入相应编号的带孔的标本盒内 。
脱水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随后 , 标本盒会被集中放入全自动化脱水机中进行脱水 , 这个过程大概要耗时十几个小时 。
包埋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完成脱水后 , 病理技术员将对标本进行包埋 。
标本被放入模具中 , 灌注液体石蜡 , 盖好盖子放在冷冻台上冷却 。
切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经过半小时的冷冻后 , 液体石蜡会变成蜡块 。 工作人员会把蜡块切成厚度为2~3微米的切片 。
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制作完成约2400个蜡块 。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切下的蜡片放到温水中慢慢展开 , 随后被贴附在玻璃片上 。
此时的切片是没有颜色的 , 也被成为“白片” 。
染色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白片”经过烘干后 , 被放入全自动染色机进行染色 。
经过10多个染色缸的染色后 , 细胞浆会变成玫瑰红色 , 细胞核变成蓝紫色 。
封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最后一步——封片 。 在全自动封片机内 , 鲜艳的组织被盖上一块透明玻璃片 。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至此 , 病例标本已成为精美的病理切片 。
从标本制作成切片 , 整个过程颇有点“科幻”的味道 , 往往需要48个小时以上 。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病例切片制作完成后 , 会被放入数字切片扫描系统仪中 , 扫描生成电子影像 。
合格的病理切片是病理诊断的基础 , 也是病理医师做出准确诊断的重要保证 。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
文章图片
诊断医师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 , 抽丝剥茧、去伪存真 , 在蛛丝马迹中揪出幕后“真凶” 。
医生,我的病理报告为何还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