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如何预防“猝死”
调查显示 , 发生猝死的平均年龄分别是:男性67岁 , 女性74岁 。
文 | 郑莹
什么是猝死?就是指貌似健康的人 , 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 , 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
猝死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是:死亡发生非常急骤 , 又出人意料;不是外力使然 , 而是由固有疾病导致的自然死亡 。 同时 ,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对尸检的忌讳 , 如果不涉及刑事案件 , 一般不会对死者尸检 , 导致无法确定患者的猝死原因 , 而这种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 ,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家对猝死的恐惧 。
恐惧源于“无知” 。 实际上 , 对于猝死 , 大家的认知中还有更多的偏差 , 比如认为猝死并不罕见 , 多发生于年轻人等……这些印象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对于猝死 , 应该有怎样的认识?能否避免猝死这样的“悲痛”?
猝死发生整体风险不高
其实 , 一般人发生猝死的风险非常小 。
猝死往往缺乏准确的诊断 , 归在原因不明之中 , 所以很难获得可靠数据估计发病风险 。 真正能够估计猝死发生概率的数据 , 来源于有质量的大规模调查 。 目前我国对猝死的人群调查并不多 , 但也可以据此给出一个概貌 。
绝大部分的猝死与心脏有关 。 欧美等发达国家估计 , 心源性猝死大概占所有猝死的80%~90% 。 在我国 , 心源性猝死也占比较大 。 一项近700例不明原因死亡法医尸检研究的结论显示 , 心源性猝死占60% , 另外一项西部贫困地区的调查则发现 , 这一比例为85%左右 。
那么 , 猝死发生概率有多高呢?我国有一项具备人群代表性、前瞻性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调查 , 根据这项调查估计 , 心源性猝死的年发生率大概为40/10万 , 也就是 , 每2500人中有1个 , 占所有死亡的10%左右 , 即每死亡10人中 , 有一例属于猝死 。
但也有专家提出 , 这项调查可能低估了实际情况 , 原因是随着城市化和生活节奏加快 , 猝死的发生率正在增加 。 实际上 , 大家感到猝死发生频率高 , 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 , 估计每年约有60多万人发生猝死 , 平均每分钟发生一例;二是猝死给人带来的巨大心理震动和深刻印象 。
从数据上看 , 我国人口中猝死发生概率和一般罕见病相当 , 所以从整体来说 , 猝死发生风险较小 。
哪些群体猝死风险高
不同的人 , 猝死的风险相差较大 。
我们从新闻上经常看到年轻人猝死的报道 , 比如几个月前某公司一名98年出生的员工在下班的路上猝死 。 但是从统计看 , 猝死在年轻人中非常罕见 , 相反 , 老年人占比更多 。 前文提到的调查也显示 , 发生猝死的平均年龄分别是:男性67岁 , 女性74岁 。
随着年龄增长 , 猝死风险快速增高 。 55岁以下的风险非常小 , 不超过万分之一 , 55岁以上开始 , 猝死风险陡然上升 。 一个较为极端的现象是 , 75岁以上老年女性的猝死风险是55岁以下各年龄组的100倍 。
还有一种理论来解释心源性猝死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显著差异 , 即年轻人和老年人罹患不同的心脏病 。 年轻人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 其风险天生存在 , 不是后天积累 , 叫做“非获得性”;而中老年人以冠心病为主 , 其风险是身体内外长期不良因素所致 , 是“获得性心脏病” , 占比超过80% 。 随着技术进步 , 一些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 这使得年轻人发生猝死的风险持续下降 。
除了年龄 , 遗传也可能是猝死发生的原因 。 分析中国人心源性猝死基因数据库 , 与心源性猝死相关的 162 个基因里 , 涉及20 种遗传性心血管疾病 , 其中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儿茶酚胺多形性心动过速、马凡氏综合征、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等 。 比如 , 马凡氏综合征 , 导致很多年轻职业运动员猝死 , 很重要的原因是剧烈运动后导致主动脉瘤破裂 。
- 隔离|如何帮治疗、隔离中的孩子做好心理调适?专家给出建议
- 射线|北京北城甲状腺医院提醒:甲状腺疾病高发要如何预防?这5件事要做好
- 中药|健康公开课:有“还魂药”之称的安宫牛黄丸,可以预防心梗吗?
- 预防肿瘤|夜里温度下降孩子睡不好,多吃营养菜,补虚暖胃,提高抵抗力
- 糖尿病的小零食,预防血糖多吃开心果
- 常见肉类 如何吃才健康
- 接种|?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疫情防控提醒
- 疫苗|国家卫健委: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果
- 苹果如何去吃 很多人吃苹果都浪费
- 风险|临床医生说科普丨如何区别乳腺增生和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