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参考血压值外,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会有3个异常表现

“老头子 , 你快来看看 , 我这个血压是不是也高了?别是高血压吧?”
“哎呀 , 确实是升高了 。 都到140/90了 , 这不就是高血压吗?”
老李和老伴今年已经60多岁了 , 因为他有高血压的问题 , 家里也准备了电子血压表 , 方便实时监测血压 。 但老李的老伴闲来没事也拿来测了一下 , 谁知道发现血压升高至140/90mmHg , 吓得他们赶紧去了医院 。
除了参考血压值外,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会有3个异常表现
文章图片
01血压升高至140/90mmHg , 就是高血压吗?
到了医院 , 再次测量血压的时候 , 得到的数值仍然是140/90mmHg左右 , 但医生却说 , 不一定是高血压 , 也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 , 建议她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 隔1-2周再去测量 , 得到的结果会更加准确 。
对普通人来说 , 正常的血压范围应该是120/80mmHg , 始终将血压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 能够更好的保护心脑血管 , 预防出现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 威胁健康 。 当血压升高至130/90mmHg , 就属于血压偏高 。
除了参考血压值外,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会有3个异常表现
文章图片
但并非血压升高至140/90mmHg , 就一定是高血压 , 下面就详细说说 , 高血压该如何诊断?
首先 , 对不同的人群来说 , 高血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 比如18岁以下的人群 , 高血压的标准应该和年龄结合起来计算 。 比如 , 收缩压应该是100+年龄的2倍 , 而舒张压应该是60+年龄的两倍 。
而对成年人来说 , 最健康的血压应该是120/80mmHg以下 , 而达到130~139/80~89的范围时 , 就属于正常偏高 。 如果不能及时的通过生活调理等方式稳定血压 , 并且不断的升高至140/90mmHg以上 , 就可以被诊断为一级高血压 。
其次 , 诊断为高血压并不是某一次测量的血压偏高 , 而是至少有2-3次以上的诊室血压达到140/90mmHg以上 , 并且还不能是同一天 , 每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大约是1周左右 。 在正确的血压测量手法和状态下 , 均得到血压超出140/90mmHg , 才有可能被确诊为高血压 。
而老李的老伴并不属于这种情况 。 目前她只是自己在家偶然测量得到140/90mmHg的血压值 , 尚且不了解当时是否存在测量误差 。 在诊室也只测量了一次血压 , 如果想要确诊高血压 , 还需要再次测量 , 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
除了参考血压值外,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会有3个异常表现
文章图片
02测量血压时 , 4个行为也会影响血压值
①跷二郎腿、抖腿
在测量血压的时候 , 人们应该保持身体坐直了 , 双脚平放在地上 , 并且放松自己 。 如果翘着二郎腿、或者不停的抖腿 , 也会让检查结果升高2-15mmHg 。
②说话缓解紧张
有些人比较担心自己的血压情况 , 量血压的时候忍不住和医生说话 , 但这样的行为也可能导致人体内的血压有所升高 , 大约5-19mmHg 。
③前一天熬夜、通宵
这种情况下 , 人体内的血管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 因为熬夜、通宵而引发睡眠不足 , 大脑迷迷糊糊的情况下 , 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4-11mmHg , 对心、脑血管造成伤害 。
④运动或情绪激动
想要保证血压测量的结果准确 , 也应该在测量的时候保持情绪稳定 , 心率平稳 。 比如为了赶时间匆忙的跑到医院测量血压 , 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太准确的 , 很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 从而出现误诊 。
除了参考血压值外,高血压患者往往还会有3个异常表现】如果你在测量血压之前存在这样的情况 , 那么就算没有高血压的问题 , 也可能因为这些因素影响血压升高 , 更容易诱发血压波动 。 也有不少人因为自己在家测量血压发现升高至140/90mmHg , 就误以为是得了高血压 , 开始吃药降压 。 现在你明白了吗?并不是血压升高至140/90mmHg , 就一定是得了高血压 , 还要结合多个因素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