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新疆|新疆库尔勒:蘑菇产业撑起村民“致富伞”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库尔勒9月4日消息(采访人员李昊轩)近日 , 在新疆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库勒村蘑菇基地内 , 一排排由废旧香梨木屑做成的菌棒整齐有序地摆放着 。 村里的党员志愿者正在整理菌棒、采摘平菇 。 部分菌棒已长出了不少平菇 , 像一个个撑开的小伞 , 分外惹人喜爱 。
乡村振兴看新疆|新疆库尔勒:蘑菇产业撑起村民“致富伞”
文章图片
蘑菇产业撑起村民“致富伞”(央广网发吴俊摄)
蘑菇基地是今年3月库勒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与企业共同打造的库勒村食用菌基地 , 乡党委通过对种植蘑菇产业的考察 , 发现蘑菇收益好、见效快 , 就整合全村农户闲置羊圈来种植食用菌棒 , 基地采用合作社入股投资、企业做技术指导、农户种植管理的模式 , 带动村民集体发展食用菌产业 , 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库勒村支柱产业 , 实现村民稳定增收致富 。
和什力克乡党委书记薛惠敏说:“前期决定发展食用菌产业时 , 我们就考察了食用菌市场 , 市里的几家公司 , 邻乡的合作社都有着多年种植经验和销售渠道 , 现在乡里的食用菌基地都是满负荷运转 , 也不愁销路 。 ”
乡村振兴看新疆|新疆库尔勒:蘑菇产业撑起村民“致富伞”】食用菌基地的成立 , 不仅给村里带来了收入 , 也给群众带来了新的就业途径 。 8月初 , 库勒村食用菌基地以一个菌棒5.8元的价格给艾买提提供了8500个菌棒 , 用于种植 。 菌棒的采割周期为3个月 , 按保守计算 , 每个菌棒3-4茬可以产3公斤的蘑菇 , 3个月就有8万元的收入 。
“这里原来是150平方米的闲置羊圈 , 现在羊圈种上了菌棒 , 这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事 。 ”艾买提·卡得尔开心地说 , “翻修羊圈有村干部上门帮忙 , 种植菌棒有技术员上门来教 , 采收的蘑菇装箱后 , 基地还会上门收购 , 啥也不用愁 。 ”
乡村振兴看新疆|新疆库尔勒:蘑菇产业撑起村民“致富伞”
文章图片
一个个菌棒上钻出鲜嫩的灵芝(央广网发岳思莹摄)
库勒村食用菌基地不仅种植平菇、茶树菇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菌类产品 , 也在培育高端的灵芝、人参 。 在该基地灵芝、人参培育房 , 一个个菌棒上钻出鲜嫩的灵芝 。
“菌房人工培育的灵芝和人参 , 不仅可以当中药材销售 , 还能当鲜花出售 , 或制成家庭摆放的工艺品 , 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 ”薛惠敏说道 。
近年来 , 和什力克乡通过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 重点围绕特色种养、生态旅游等产业 ,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 , 初步形成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科学发展经济产业链 , 让群众的钱袋子慢慢鼓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