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糖龄”的老人,说出自己的控糖经,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血糖就像柴火 , 不停扔进人体这个大锅炉里 , 为生命运转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 但是 , 血糖必须保持在正常水平以下 , 否则锅炉温度就会升高 , 有爆炸风险 。 但是 , 有的老年人在测量血糖时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 那就是血糖值有点高 , 甚至达到8.2 , 心里不禁有点紧张 , 是不是快发展成糖尿病了 , 怎么会这么高呢?
01老年人血糖8.2算超标吗?医生:不用太紧张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 , 在对三千多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血糖分析时发现 , 这些老年人血糖虽然高于正常水平 , 但是仅有不到一成的人在几年后真正发展成糖尿病 , 大多数人都能回到标准线以下 。
也就是说 , 老人血糖轻微升高和他们的年龄有关 , 是衰老导致胰岛的功能下降了 , 此时吃药不一定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 还有可能带来低血糖风险 。 与其控制血糖 , 不如把其他慢性病控制好 , 另外再管理好饮食 。
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 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老年人 , 血糖标准可松一点 , 尤其是超过80岁的老人 , 睡前血糖在5.0-8.3mmol/L之间 , 所以 , 8.2不算超标 , 不用太紧张 。
15年“糖龄”的老人,说出自己的控糖经,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文章图片
0215年“糖龄”的老人 , 说出自己的控糖经 , 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姚大妈今年60岁 , 糖龄15岁 , 刚开始她的血糖高达14mmol/L , 现在已经被控制到5.1 , 而且这么多年保持得一直很好 , 没有引起其他问题 , 她是怎么样做到的呢?
起床后简单吃点主食 , 然后出去运动
血糖水平在晨起处于较低水平 , 此时如果直接运动 , 将会发生低血糖 , 姚大妈深知这个道理 , 所以她先简单吃了点杂粮面包 , 然后才出门运动 。 这是她检查了多年的习惯 , 正是得益于此 , 她的血糖一直很平稳 。 为了避免低血糖发生 , 她通常会在口袋里装上一小袋饼干 , 防止血糖偏低时头晕 。
15年“糖龄”的老人,说出自己的控糖经,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文章图片
运动后姚大妈步行去买早点 , 然后回家吃饭
姚大妈一般把吃早饭的时间控制在7:30-8:00之间 , 因为她看到过一篇研究 , 八点半之前吃饭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 。 姚大妈的早餐非常丰富 , 有一个鸡蛋、一杯牛奶 , 还有摊子上买的两个三鲜包 , 另外 , 她回家后还给自己做了一份三文鱼沙拉 。
吃饭的时候她看了一眼时间 , 因为一会她要在饭后两小时测量血糖 , 并做好记录 , 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 只有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 , 她才会放心 。
吃饭过程也有讲究 , 姚大妈先吃了三文鱼沙拉 , 然后吃了鸡蛋 , 最后吃了牛奶和包子 , 这样的进餐顺序对糖友来说更科学 。
下午三点 , 姚大妈会为自己准备一份健康的加餐
糖友容易饥饿 , 很容易多饮多食 , 所以控制好分量很重要 。 虽然是加餐 , 但是姚大妈准备的食物并不多 , 她拿出一个苹果、三颗核桃、若干个小番茄开始吃起来 , 期间还喝了很多水 。
对于糖友来说 , 少食多餐是必不可少的控糖方案 , 既能缓解饥饿 , 又不会对影响产生太大影响 , 不能一味地忍着 , 但是 , 加餐到底吃什么 , 建议大家向姚大妈学习 。
15年“糖龄”的老人,说出自己的控糖经,来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文章图片
晚餐姚大妈会煮杂粮粥或做荞麦面、玉米馒头
刚开始姚大妈也吃不惯荞麦、燕麦的味道 , 觉得很硬 , 要咀嚼很多次才能咽下去 , 但是渐渐地她也掌握了技巧 , 通过加入适量水让杂粮和谷物的硬度降低 , 但是又不至于那么软 。
以前姚大妈很喜欢吃大米粥就咸菜 , 自从患病后她把这个习惯戒了 , 因为血压和血糖就像兄弟 , 常常会互相影响 , 若是想血糖平稳 , 还是应该把血压控制好 , 所以她改掉了高盐饮食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