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新疆|小苗木大作为 开都河畔“大产业”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央广网焉耆9月6日消息(采访人员李昊轩)乡村振兴 , 产业先行 。 近年来 , 新疆焉耆县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坚持“产业兴、农民富”的思路 , 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 , 大力发展苗木产业 , 让小小苗木筑起了乡村振兴的基石 。
乡村振兴看新疆|小苗木大作为 开都河畔“大产业”
文章图片
苗圃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央广网发马晓旭摄)
眼下 , 正是秋季造林绿化的好时节 , 采访人员走进焉耆县良种场诚意农副产品经销合作社的苗圃基地看到 , 金叶榆、大丽花、山桃、海棠、胡杨、法国梧桐、榆树 , 郁郁葱葱 , 长势喜人 , 整个苗圃基地宛如一幅铺青叠翠的画卷 。
近年来 , 在焉耆县委、人民政府的正确引领下 , 良种场立足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 , 积极整合资源 , 紧盯市场需求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 打造苗木示范基地 。
目前 , 全场种植面积达到1800多亩 , 苗木种植合作社4个 , 已经吸纳周围村民50多户 , 苗圃基地由合作社领办 , 组队集体入股合作经营 , 合作社每年进行固定利润分红 , 村民不仅能得到红利增收 , 同时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栽种苗木等增加收入 , 苗木产业已经成为良种场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
乡村振兴看新疆|小苗木大作为 开都河畔“大产业”
文章图片
苗圃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央广网发马晓旭摄)
苗木产业作为高效生态农业 , 通过苗木产业的发展 , 可以提高良种场域内绿化资源的总量 , 使绿化面积增加 , 为场部道路绿化及改善居住、生活和工作环境 , 全面提升场部的绿化质量和水平 , 而且苗木产业能够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方面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 。
据悉 , 良种场诚意农副产品经销合作社的苗圃基地规模已达到500余亩 , 共投入各类机械设备40余台次、人力3500余次 , 总投资70万元 , 种植了海棠、胡杨、法国梧桐、榆树等60种苗木300余万株 。
通过苗圃基地的示范引领带动各族人民积极发展苗圃种植 , 充分利用庭院种植育苗优势 , 开展种植苹果、馒头柳树、桃树、青杨树等苗木250余亩、350余万株 。 既增加了庭院经济收入 , 又美化了乡村环境 。
乡村振兴看新疆|小苗木大作为 开都河畔“大产业”
文章图片
苗圃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央广网发马晓旭摄)
焉耆县良种场林管站站长塔依尔·阿吾提说:“我们不仅要苗圃基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作用 , 还要以苗圃基地为依托 , 开展苗木技术示范、技术推广等苗木技术培训 , 培养更多的苗木种植人才 , 为苗圃基地的扩建和长期发展做准备 。 ”
据了解 , 苗圃基地的建成为30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 拓宽了农户就业渠道 , 增加了群众收入 。 预计未来苗圃基地年产值将达到200万元左右 , 各组队集体经济收入将增加20万元左右 , 为各组队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经济基础 。
焉耆县良种场乘着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的春风 , 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 , 大力发展苗木产业 , 逐渐壮大的苗木种植产业为良种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苗木产业日渐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 , 广大群众靠苗木经济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
乡村振兴看新疆|小苗木大作为 开都河畔“大产业”】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