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黑龙江海伦:“金豆”产业绘就“中国大豆名城”新画卷

本文转自:新华社
黑龙江省海伦市地处松嫩平原腹地黑土核心区 , 以盛产优质大豆而闻名 。 近年来 , 海伦市凭借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 , 不断更新良种、良法 , 延展加工产业链 , 让大豆变“金豆” ,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绘就“中国大豆名城”新画卷 。
种豆得豆良种良法保丰收
九月的东北 , 天高云淡 , 凉爽宜人 。 走在海伦市的乡间公路上 , 两侧一望无际的大豆 , 豆秧上结满豆荚 。
“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 。 同样种豆 , 方法不一样 , 得的豆就不一样 。 ”在海伦市前进镇胜利村地头 , 海伦市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站长刘智颖介绍 , 这里是海伦市大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 全是大机械作业 , 整地平整 , 大垄双行播种 , 透光通风 , 防涝抗旱又保墒 , 大豆单产高 , 粮质好 。
在海伦市前进镇 , 东兴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春生说 , 他们今年种了7000多亩大豆 , 全程都是机械化 , “只要偶尔下地看看就行 。 土地连片后大机械作业效率高 , 最终体现就是增产增收 。 ”
走进县城看发展|黑龙江海伦:“金豆”产业绘就“中国大豆名城”新画卷
文章图片
2021年秋 , 海伦市海北镇大豆种植园区里即将被收割的大豆 。 (受访者供图)
海伦市种植大豆已有100多年历史 。 据《海伦县志》记载 , 早在1914年大豆种植面积就达150万亩 。 今年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达280多万亩 ,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一半以上 , 比去年增长16.3% 。
良法种植可以深挖潜力 , 而良种则是高产高效的根基 。 在海伦市扎音河乡朝阳村 , 村委会主任杨玉金指着一大片大豆说:“今年村里种的都是新引进的高蛋白品种 , 蛋白含量比一般品种高不少 , 秋收后能卖上个好价钱 。 ”
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研究员李艳华实验室的柜子里 , 一袋袋豆种被贴上标签 , 分门别类放在不同格子里 。 这一份份大豆种质资源 , 在李艳华眼里都是“金豆豆” 。
李艳华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 , 已成为黑龙江第三、第四积温带的主打品种 , 高油、高蛋白、抗倒伏 , 单产高、粮质好 。 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负责人杨大勇说 , 目前海伦大豆平均亩产能达到350斤 , 有农民甚至获得每亩480斤的高产量 。
“农头工尾”“小金豆”卖出大市场
走进位于海伦市的黑龙江中强食品有限公司 , 生产加工情况一目了然:流水线上 , 一粒粒大豆经过加工、检验和包装 , 变成一箱箱豆浆粉 , 装车后等待运往全国各地 。
这家公司展示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豆浆饮品 。 打开一盒豆浆 , 醇厚的豆香迎面扑来 。 “我们有固态产品和液态产品两条生产线 , 现在都是满负荷运转 , 每年加工大豆38000吨 。 ”公司运营经理尤雨说 , 海伦市大豆产量大、粮质好 , 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 今年公司与农民签订了5万亩种植订单 , 约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 。
在海伦市嘉禾豆邦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 , 一粒粒大豆经过脱皮、破碎等工序 , 被制成生产高端豆制品的原料 。 公司总经理冯秀玲介绍 , 用这样的大豆原料生产豆制品 , 筋性更高 , 颜色更白亮 , 豆香更浓郁 , “我们专注于高端豆制品加工原料开发与生产 , 使用我们的产品做原料可以减少许多生产环节 , 提高产品品质” 。
海伦市大豆年产量超过35万吨 , 年贸易量达100万吨 , 大豆产业总产值已超过20亿元 , 目前拥有大豆经营业户近200家 。
走进县城看发展|黑龙江海伦:“金豆”产业绘就“中国大豆名城”新画卷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