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医生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儿

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医生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儿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医生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儿

文章图片

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医生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儿

文章图片

周阿姨前几天出现了咳嗽的症状 , 她以为是早晚温差大导致受凉引起的 , 便决定多喝热水、注意保暖来缓解 。
然而 , 几天后 , 周阿姨的咳嗽并未好转 , 反而出现了发热的情况 。 在家人的陪同下 , 她前往医院就诊 , 医生在简单询问后便要求周阿姨进行抽血化验 。
这让周阿姨感到困惑:只是感冒发烧 , 为什么需要抽血呢?相信不少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疑问 , 一到医院便要进行抽血 , 这些血最后都怎么处理了呢?
01
为什么一到医院就要抽血?
相信许多朋友在接受体检或看病时 , 医生都会开出抽血的医嘱 , 为什么看病总是需要抽血呢?实际上 , 在正常的诊疗过程中 , 凭借问诊和体格检查 , 医生往往只能做出初步的判断 , 并且由于许多疾病症状相似 , 因此很难确诊 。



而抽血则不同 , 血液在人体内循环流动 , 经过各个器官 , 活性非常高 。 通过抽血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 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区分和诊断疾病 。
抽血就像是一扇窗户 , 让医生能够深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 以便做出更加准确的治疗决策 。
02
为啥检查一次要抽那么多管血?
实际上 , 血液检查抽取两三管血是正常情况 , 因为不同检查项目需要不同成分的血 。 厦门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的黄朝阳副主任医师表示 , 不同的检查项目需要用到不同成分的血 , 因此无法用同一管血完成所有的化验 。
如果同一管血液在不同的化验室之间拿来拿去 , 很容易发生污染 , 影响检查结果 。 直接把血抽进不同的血管里 , 既节约时间和人力 , 又能保证血液不会被针筒污染 。

医生表示 , 这样分开几管的抽血方式所抽取的血液 , 和一次性抽一大管的血液是一样多的 , 所以并不存在多抽了血的问题 。
03
抽血能查出什么病?
传染性疾病
丙肝、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都能在血液检查中得以发现 , 这些疾病患者的血液成分会出现不同的异常 。 为了避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 , 很多病患在手术前都会要求进行免疫四项检查 , 以明确自己的传染病特征 。
血液类疾病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等 , 可以诊断出多种血液疾病 。 例如 , 红细胞减少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减少和铁元素减少 , 从而引发贫血 。
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加可能会诱发白血病和细菌感染;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是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和障碍性贫血引起的 。

肝肾疾病
肌酐和尿素氮指标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异常的重要标志 , 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类似地 , 当肝脏功能出现异常时 , 转氨酶指标会异常升高 , 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标志 。
代谢类疾病
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问题 , 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及时揪出 , 这些人群的血液内存在血糖、脂肪含量较高的问题 。 除此之外 , 血液内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等指标 , 也可以揭示肝功能是否出现异常 。
04
医生揭秘:抽出来的血 , 最终去了哪儿
实际上 , 抽出来的血液 , 在经过检验科的化验后 , 需要先保存7天甚至更长时间 , 以防止患者或临床医生对化验数据有疑问 , 需要复查时无需再次抽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