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研究:40岁时三高全有,寿命缩短4.3年!

中国新研究:40岁时三高全有,寿命缩短4.3年!

文章图片

中国新研究:40岁时三高全有,寿命缩短4.3年!

在最近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上的一项中国研究中 , 研究人员量化了个人和合并心代谢风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率和总体死亡率的影响 , 并评估了由此导致的无心血管疾病年数和整体预期寿命的损失 。

背景
2020年 , 仅在中国 , 心血管疾病就造成了约458万人死亡 。 随着国家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 , 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出现了激增 。
统计数据显示 , 大约66%的糖尿病患者也患有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 过去的研究已经单独探讨了这些代谢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 , 但对其综合影响的全面研究 , 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中 , 仍然很少 。
深入研究这些心脏代谢因素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寿命的个体和累积影响 , 对于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至关重要 。
关于这项研究
2012年至2015年期间进行的中国高血压调查(CHS)在31个省招收了约50万名参与者 。 本研究侧重于特定城市和县 , 在2018-2019年期间跟踪了3万多名具有初始健康数据的人 。
在过滤掉那些预先存在的CVD和不完整记录的人后 , 22596名参与者继续进行初步分析 。
心血管风险因素 , 如使用特定的血压标准进行分类的高血压 。 根据2017年中国糖尿病协会指南指标确定的糖尿病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被认为高于4.12mmol/L 。
收集的基线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风险、病史、身体测量和血液测试 。
结果包括致命和非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事件 , 使用医疗记录进行记录和验证 。 使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 根据参与者的心代谢疾病对其进行分组 。
在对各种因素进行调整后 , 该研究评估了个人和联合心脏代谢问题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 它计算了高血压、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整体健康影响的人口归因分数(PAF) 。
结果本研究有22596名参与者启动CHS , 平均年龄为56.2岁 。 其中 , 37.33%报告了单一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或高LDL-C其中的一种 。 较少人(8.28%)有两个因素 , 而6.06%则存在所有三个危险因素(三高) 。

研究显示 , 有多种风险因素的人年龄较大 , 通常生活在东部城市地区 , 并有家族性心血管疾病史 。 值得注意的是 , 随着心脏代谢健康状况的恶化 , 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脂质水平激增 , 所有三个因素都存在的群体的平均收缩压(SBP)为152.7毫米汞柱 。
在研究期间 , 991人出现了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血管疾病事件 。 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分别为每1000人年9.48和10.83 。 显然 , 拥有一到三个危险因素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然而 , 虽然那些有三种因素的人的CVD风险增加了一倍 , 但该研究无法将孤立的糖尿病或高LDL-C与CVD风险增加联系起来 。 仅患有糖尿病的人有放大的全因死亡风险 , 当与高血压结合或高LDL-C与高血压并存时 , 死亡风险就会加剧 。
当将非心血管死亡视为竞争风险时 , 结果仍然保持不变 。 有趣的是 , 使用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的高血压标准(130/80mmHg) , 患有一到两种心脏代谢疾病的人出现了放大的中风风险 。
对照组展示了调整后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为每1000人年9.74和7.31 。 相比之下 , 那些具有三种风险因素的人的比率为每1000人年22.93和3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