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肿瘤, 尽早“介入”是关键

找准中医介入治疗的“切入点” , 中西医结合便能发挥1+1>2的疗效
2022年2月 ,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报告 。 数据显示 , 2016年 , 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06.4万例 , 新发癌症死亡病例241.35万例 , 即平均每天超过1.11万人被诊断为癌症 , 近6600人因癌症死亡 。
随着发病率走高 , 肿瘤治疗愈发成为舆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 虽然目前大部分癌症仍无法为人类攻克 , 但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 , 这让肿瘤慢病化不再是一句空谈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医教研工作30多年 , 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 肿瘤的发生过程很复杂 , 中、西医在治疗上可以互为补充 。 一些临床研究已证实 , 除了缓解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产生的毒副反应外 , 中医药治疗联合化疗药、靶向药、免疫治疗还能起到减缓耐药、协同提高疗效的作用 。 “找准中医介入治疗的‘切入点’ , 中西医结合便能发挥1+1>2的疗效 。 ”
中医药尽早“介入”是关键
很多患者在早期治疗时往往会选择放化疗、靶向、免疫力治疗等西医疗法 , 当身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一系列副反应时 , 会寻求中医治疗 。
“中医药的治疗优势除了体现在减轻这些毒副反应外 , 最主要的还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与西医的治疗起协同作用 。 ”林丽珠谈到 , 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并不仅仅在晚期 , 而是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 。 林丽珠举例 , 比如术后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 ,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 促进脏腑功能恢复 , 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方面有一定优势 。 在放、化疗治疗时 , 中医药能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 对于中晚期患者 , 可起到延缓肿瘤发展 , 改善症状的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肿瘤, 尽早“介入”是关键
文章图片
今年7月 , 林丽珠曾接诊过一名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 。 这名患者此前已进行过化疗 , 当时因化疗药物剂量比较大 , 加上全身大面积皮肤已出现溃烂 , 并且持续高烧 , 病情很严重 。 “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 , 持续治疗了20多天 , 才算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 之后该患者继续进行化疗 , 但调整了用药剂量 , 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很稳定” 。
在林丽珠看来 , 中医药治疗常通过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 , 但中药对肿瘤的杀伤力较弱 。 中医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 西医亦如此 , 两者应取长补短 , 结合治疗 。
现有临床经验证明 , 对于恶性肿瘤而言 , 单一治疗手段不太理想 , 中西医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有效性更好一些 。 2001年至2005年期间 , 林丽珠团队曾承担一项关于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治疗方案研究 。 结果显示 , 在晚期肺癌患者中 , 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比单纯接受化疗的病人生存期延长超过4个月 , 而单纯接受中药治疗中位生存期与化疗药物相当 , 但副反应小 , 并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
林丽珠认为 , 中医讲求辨证论治 , 善于整体施治 , 同时也讲求个性化治疗 。 由于患者的肿瘤进展阶段和个体差异 , 中医采取的疗法也因人而异 。 比如病人身体好的情况下 , 抗肿瘤药物就可以多用一些 , 反之 , 则少用抗肿瘤药物 , 多用中医药 。 在她看来 , 中医药治疗起效慢 , 但效果能维持得久 。
“中西医治疗癌症的过程中 , 找准中医药的切入点很重要 。 ”她说 , 中西结合强调中药要尽早介入 , 不能在病人自身达到“冰点” , 即无路可走时 , 才想到要用中药 。
中医药评价体系有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