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偃师区王磊:让“洛阳麦香”飘全国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黄红立许金安王雷刘青青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 , 一粒种子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饭碗 。
9月4日 , 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河南金高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偃师金高种业) , 一辆满载35吨麦种的半挂车整装待发 , 目的地是900多公里外的江苏省苏迁市 。
同小麦育种需要时间沉淀、代际传播一样 , 偃师金高种业总经理王磊作为“偃高”系列小麦品种第三代培育研发人 , 以11年参与培育5个小麦新品种、推广5000万亩、增产25亿公斤的骄人成绩 , 为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努力 。
河南洛阳偃师区王磊:让“洛阳麦香”飘全国
文章图片
“准警察”回乡当农民
“偃师小麦”位居偃师十大特产之首 。 今年 , 洛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5000亩 , 偃师挑起五分之二的重任 。
1987年11月出生的王磊就生活在这片富庶之地 。
王磊原本是有机会跳出“农门”的 。 2011年 , 从公安警察学校毕业 , 王磊被留校协助从事管理工作 , 进入公安队伍似乎顺理成章 。
但当年10月份的一次回家种麦 , 让王磊坚定了扎根土地的想法 。 那年秋天 , 王磊的父亲早出晚归 , 组织十里八乡繁育小麦种子5000多亩 。
“父亲文化程度不高 , 几十年来虽然跟着爷爷在干 , 但不知道为啥 , 就是没有自己的培育成果 。 研发小麦新品种和繁育小麦种子必须讲科学 , 自己比父辈肚里‘墨水’多 , 必须担起重担!”父辈们的处境 , 王磊很心疼 。
“眼看要当上警察了 , 又‘爬’回来 , 净叫家里丢人!”父亲板着脸责骂他 , 但王磊主意已定 。
河南洛阳偃师区王磊:让“洛阳麦香”飘全国
文章图片
三代人痴心逐梦
王磊的爷爷王建涛今年75岁 , 26岁就开始小麦种子研究 , 曾任农技站站长 , 还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种植劳动模范、洛阳市劳动模范 。
王磊说:“2002年爷爷主导研制的‘偃高1号’小麦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 第二年 , 推广‘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获、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模式 , 变种粮为‘繁育小麦种子’ , 并且和农户签订繁育订单 , 高价回收 , 提高了群众种麦积极性 。 2009年 , 推广突破1万亩 , 经过连年的提纯复壮 , 到2012年时亩产达600公斤~650公斤 。 ”
王磊的回乡 , 让王建涛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
“种业要求严谨 , 是个辛苦活 , 失败是常态 , 成功是幸运 。 几乎全靠手工种、收 , 一粒一粒地‘点’ , 第一年做小麦杂交 , 收获10粒~30粒 , 当年10月份播种 , 之后每年几何数倍增 , 几乎每天都要蹲点田间 , 清除‘异类’ , 发现‘精品’ 。 ”王磊说 。
据了解 , 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约需10年时间 。 先确定优良的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 , 然后进行七八代的优中选优 , 中间结合分子技术选优 , 完成基因重组和遗传稳定 。 每自交一代 , 染色体经过分离重组 , 纯合率提高50% , 七八代后主要性状基本稳定 , 然后提交到省级或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 进行连续5年的试验 , 各项指标达标后颁发“准生证” , 才能进入流通、种植环节 。
王磊和父亲在爷爷的帮带下 , 先后参与了“偃高006”“偃高58”“偃高21”的培育工作 。 其中 , “偃高21”还通过了“国审” , 在河南、陕西、江苏和安徽等地推广种植 。
河南洛阳偃师区王磊:让“洛阳麦香”飘全国
文章图片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育种的艰辛、漫长 , 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
王磊介绍说 , 他每年都要进行1000个“杂交组合”试验 , 11年培育5个品种 , 算是“高产” , 但成功率仅为0.45/1000 , 一般人很难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