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创新发展模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 , 长汀县以被列入“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为契机 , 扎实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 培育壮大“一乡一业” , 推动产业规模化 , 推动全县特色农业产业整体提升 ,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
强化党员带头 , 金色稻田推动乡村振兴
地处群山深处的童坊镇肖岭村 , 梯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 , 从山脚盘绕到山顶 , 小山如螺 , 大山似塔 , 美如画卷 。 在肖岭村胡背岭的田埂上 , 肖岭村党支部书记、肖岭梯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肖承波正端详着稻花 , 用相机记录着“客家山稻”的生长情况 。
福建长汀:创新发展模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章图片
肖岭梯田
“我们肖岭是童坊最边远的一个贫困山村 , 资源贫瘠 , 资金缺乏 , 基础设施落后 , 村民生产生活困难 , 所以大家都去东莞打工 , 村里的基本耕地都已经抛荒了 。 ”肖承波告诉我们 。
福建长汀:创新发展模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在童坊镇党委的支持下 , 肖岭村党支部率先成立了肖岭梯田农民专业合作社 , 统一实施管理和销售 。 同时 , 探索“多渠道入股”模式 , 村集体、村民、外出乡贤以项目、土地、资金、劳动等均可入股合作社 , 通过折算股金 , 实行股份制经营 , 有效推动了连片化、规模化、综合化生产 。 截至目前 , 共吸纳74户334名村民入社 , 土地入股200余亩 , 村集体和村民资金入股85万元 , 带动1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生产就业 , 预计今年可实现村财增收5万元 。
福建长汀:创新发展模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章图片
农户在梯田上劳作
要想火车跑得快 , 还得车头带 。 长汀县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合作社发展始终 , 出台推行“党建+”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 , 明确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路径 , 把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等具体要求写入合作社章程 , 压实县乡村三级工作责任 。 针对重难点问题强化引导和指导 , 举办乡镇组织委员论坛、政策宣讲会 , 编发《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指南》 , 多措并举讲政策、解疑惑、促认识 , 消除基层顾虑 , 激发发展合作社的信心和动力 。 目前 , 全县现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45家 , 党员领办合作社143家 。
发挥引领作用 , “金钥匙”打开“共富锁”
近年来 , 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 , “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怎样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等问题愈发突出 。 为解决这些问题 , 羊牯乡白头村支部书记赖斌召集村“两委”干部开会 , 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
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赖斌在当选村支部书记后 , 依托丰富的农业种植实践知识 , 积极为村里谋求发展振兴 。
今年7月份 , 由白头村党支部牵头创办了福建汀兴农业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 , 支部书记赖斌任合作社理事长 。 为了进一步壮大合作社规模 , 扩大村民覆盖面 , 提升资源利用率 , 合作社还积极动员对畔村、吉坑村、罗坑头村等村民加入合作社 。
福建长汀:创新发展模式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章图片
赖斌指导农户种植
合作社采取两次分红模式 。 一部分群众保底分红 , 村民将手中土地流转至合作社 , 合作社将租金支付给成员作为保底收益 。 第二部分是增产分红 , 即保底分红超出部分 。 按照村入股、村民和合作社经营者三方均分进行分红 。
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过程中 , 人才就是蓬勃发展的引擎 。 长汀县出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评选办法》等人才政策 , 培育出新农人赖斌等一批返乡创业示范户 , 评选出的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技术能手 , 安排到合作社担任经济顾问、技术指导 。 积极鼓励农技人员申请技术职称 , 39名获得初级、中级职称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参与合作社运营 , 发挥技术、经验等优势 , 搞好“传、帮、带” , 促进合作社效益提升 。 至2021年底 , 全县合作社注册资金累计达28.25亿元 , 入社成员3.6万人 , 基地面积22.91万亩 , 年销售收入约14.27亿元 , 带动农户6.6万户 , 为农增收2.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