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创制“多年生稻23”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全省唯一!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创制“多年生稻23”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本文转自:云南网
云南网讯(采访人员龙彦)9月6日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发布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 组织遴选了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128个 , 主推技术114项 。 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农学院)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23品种入选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 是云南省唯一入选的2022年全国水稻生产主导品种 。
全省唯一!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创制“多年生稻23”品种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文章图片
据介绍 , 胡凤益团队长期坚持在农业研究第一线 , 提出了创制多年生稻技术来缓解或部分解决农村种稻劳动力缺乏、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平衡问题的策略并付诸实践 。 基于对长雄野生稻的长期基础研究 , 提出了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能力培育多年生稻的策略 , 创新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该方法获2021年云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
把水稻从一年生变成多年生 , 是一项“从0到1”的原始创新技术 , 是一项确保粮食安全的绿色轻简化技术 。 该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23”品种于2018年通过云南省审定 , 成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品种 , 在国际多年生作物研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 并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 , 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
近年来 , 在培育了多年生稻品种的基础上 , 胡凤益团队继续进行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及耕作研究 , 创制形成了免耕稻作生产技术-多年生稻技术 , 该技术于2018年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南南合作项目的创新技术 。 截至目前 , 多年生稻技术已在云南14个州市76个县市 , 以及河南、湖北、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南方10个省区 , 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伊朗以及乌干达、科特迪瓦等“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多国试验成功 , 累计推广应用20多万亩 , 每亩可节省5至6个劳动力、节约人工投入500至600元 ,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及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