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大学生回乡以“订单式”养猪促共富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梅城:大学生回乡以“订单式”养猪促共富
文章图片
文/林琳赵寅州
2014年 , 毕业四年的徐倩辞去年薪可观的工作 , 回到家乡建德梅城洋程村创办了家庭农场 , 搞起了金华“两头乌”养殖 。 众人都不理解 , 为什么毕业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他会回家养猪?“当我看到家乡的养殖大多低端粗放 , 我就决心回家做特色养殖 , 把新的品种、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带回来 。 ”徐倩说 。
金华“两头乌” , 又称“熊猫猪猪” 。 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 , 其余各处为白色 , 其价格是普通猪肉的数倍 。
徐倩养猪和别人不一样 , 他引进“两头乌”猪种后 , 免费发放给困难户养殖 , 养大后再以1200元每一百斤回收 。 洋程村贫困户童卫国感激地说道:“我身体不太好 , 不能外出打工 , 现在在家养猪 , 每年就可以赚4000元以上 。 ”
据了解 , 徐倩采用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 , 随着农业养殖的环境卫生要求越来越高 , 他还将“两头乌”集中养殖 , 对猪的粪便进行统一处理 , 有效解决农户散养模式下的污染问题 。 同时 , 农场还雇佣附近农户种草、养猪等 , 在自身创造利润的同时 , 也增加了农民就业 。
目前“两头乌”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00元 , 虽然是普通猪肉的数倍 , 但是仍然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 他的“两头乌”还来不及进入市场 , 就直接被大型企业食堂预定了 。 徐倩称之为“订单式”养殖 。
梅城:大学生回乡以“订单式”养猪促共富】“现在越来越多像徐倩的新乡贤回村当起了‘农创客’ 。 和只知埋头种地的老农民不同 , 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 , 对生产方式、营销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理念 , 值得我们去学习 。 ”洋程村党委书记卢红星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