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极端微生物提高作物产量,初创企业获投2570万元

利用极端微生物提高作物产量,初创企业获投2570万元
文章图片
本期看点
①PunaBio获2570万元种子轮融资
②Finch大幅裁员37%并暂停临床试验
③Chobani撤回IPO申请 , 延迟进入国内市场
④大北农终止收购九鼎科技
⑤信达生物mazdutide2期临床高剂量队列完成首例给药
⑥诺维信与江南大学成立益生菌联合实验室
①PunaBio获2570万元种子轮融资
作者:JenniferMarston
解读:Johnson
来源:AFN
发布日期:2022-09-01
■内容要点
利用极端微生物提高作物产量,初创企业获投2570万元
文章图片
9月1号 , 阿根廷生物科技初初创公司PunaBio宣布获得370万美元(约合2570万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 。 融资由AtOneVentures和BuildersVC领投 , SPVentures和AirCapital以及现有投资者IndieBio、GLOCAL和GridExponential跟投 。
融资将用于帮助PunaBio启动第一批极端微生物的大豆大田试验 , 以及扩大玉米和小麦极端微生物大田试验规模 , 同时融资也将用于扩大其研发团队 。
PunaBio公司利用极端微生物来改善作物因气候变化和土壤退化等造成的产量下降 。 PunaBio公司生产的极端微生物货架稳定性高 , 种植者可以将其用作种衣使用 , 提高植物对氮、磷等的吸收利用 。
随着干旱、热浪、洪水和其它极端环境条件的增加 , 作物保护日益紧迫 , 而极端微生物可作为一个天然解决方案提高作物抗逆性能 。 PunaBio公司目前已保藏了500余株极端微生物 , 并与政府积极合作探索极端微生物使用的监管问题 。
原文链接:
https://agfundernews.com/puna-bio-lands-3-7m-to-fight-climate-change-with-extreme-bacteria
②Finch大幅裁员37%并暂停临床试验
作者:TristanManalac
解读:Johnson
来源:Biospace
发布日期:2022-09-02
■内容要点
利用极端微生物提高作物产量,初创企业获投2570万元
文章图片
9月1日 , 在与武田制药退出合作的一周后 , Finch宣布将裁员约37% , 并暂停其计划中的自闭症1期临床研究 。
Finch与武田制药的合作始于2017年 。 彼时 , 武田制药以1000万美元的预付款获得了了溃疡性结肠炎口服候选药物FIN-524的独家权利 , 在2019年又获得了针对克罗恩病的FIN-525的独家权利 。
合作期间 , 武田武田制药已投入超过4400万美元用于开发这两款候选药物 。 这笔款项包括2017年1000万美元的预付款、400万美元的里程碑费和超过300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 。
8月25日 , Finch宣布重新拿回这两款药物的全面开发和商业权利 , 随后这家公司评估了合作终止对其业务的影响 , 做出了裁员决定 。 同时 , Finch决定推迟启动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候选药物FIN-211的第一阶段临床研究 , 希望利用FIN-211的第三方研究数据来帮助该项目的发展 。
原文链接: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following-takeda-s-exit-finch-downsizes-by-more-than-a-third-pauses-trials/
③Chobani撤回IPO申请 , 延迟进入国内市场
作者:明亮公司
解读:AlexZhang
来源:FoodTalks
利用极端微生物提高作物产量,初创企业获投2570万元】发布日期:2022-09-05
■内容要点
利用极端微生物提高作物产量,初创企业获投2570万元
文章图片
9月2日 , 美国网红酸奶品牌Chobani宣布 , 将正式撤回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申请 , 延迟进入国内市场 。 而此前Chobani已推迟过IPO时间 , 按计划 , 它将于今年下半年或2023年上半年以“CHO”为股票代码登陆纳斯达克 。
2019年-2020年 , Chobani收入同比增长5.2%至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43亿元) , 但净亏损扩大两倍多 , 达到58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8亿元) 。 Chobani曾计划用IPO的部分收益来偿还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