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变强了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肖红伟口述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王向前通讯员王鹏整理
9月2日晚 , 汝南县老君庙镇小方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上 , 锣鼓声响起 , 小方村艺术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在舞台上闻声起舞 。 我站在舞台下方角落 , 看着群众开心的样子 , 不由得感慨万千 。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 , 今天 , 我给大伙说说我们村的故事 。
基层组织变强了
文章图片
小方村坐落在汝南宿鸭湖西岸 , 曾经十年九涝 , 百姓穷得叮当响 。 穷 , 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 基本陷入瘫痪;二是村中历史欠账较多 , “揭不开锅”是常态 。
比如 , 村里原来的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泥巴路 , 运送庄稼靠人拉架子车 , 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 。 村里的道路两旁垃圾成堆 , 房前屋后杂物随意乱放 , 到了晚上村里黑灯瞎火 。 村民家家都是旱厕 , 一到夏天 , 苍蝇满天飞 , 臭气熏天 。 不仅如此 , 村里民风也不好 , 不少人“等”“靠”“要”思想严重 , 红白事大操大办 , 村小学破败不堪 , 全村没有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
基层组织变强了】附近一些村庄富起来了 , 可小方村还是因穷闻名 , 上上下下也都急啊 。
基层组织变强了
文章图片
转机出现在2015年 。 当年 , 上级选派了一位干部来到小方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 帮助小方村“强身健体” 。 经过一番走访调研 , 这位驻村第一书记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 直接朝着关键问题“开刀” 。 在外地干工程的我经村里党员一致推选 , 成为小方村党支部书记 。 同时 , 党员们又把群众基础好、有干劲、有闯劲的年轻人选为了村“两委”成员 。
我们几个人上任后 , 把“建强支部”作为头等大事 , 推动党员队伍建设 , 通过抓党建促发展 。 2018年村“两委”换届中 , 实现5名村干部全部“一肩挑”;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 , 又选配了7名村干部 , 不仅增加了力量 , 还实现了全部“一肩挑”、有女干部、有35岁以下干部的目标 。
基层组织变强了
文章图片
要致富 , 先修路 。 在上级部门支持和帮扶单位的协调下 , 村里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硬化道路 , 惠及6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 。 为了改善村容村貌 , 村里又找来资金 , 让路灯亮起来 , 绿化美起来 , 新修建的文化广场成了大家谈天说地的好地方 。 至于家家户户的旱厕 , 更是来了个“厕所革命” , 建起了水冲式厕所 , 结束了旱厕历史……平整的柏油路 , 浪漫的法国桐 , 碧绿的韩溪河 , 小方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园村” 。
最值得说道的是我们村的产业 。 前几年 , 村子里没有什么产业 , 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 , 留下老人和儿童 , 致使大量土地抛荒 , 小方村一度成了附近有名的“空心村” 。 这些年 , 在镇党委支持和驻村工作队帮扶下 , 小方村利用扶贫资金建成占地150亩的大棚、扶贫车间2座 , 引进企业发展产业 , 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梦想 , 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返乡 。 村里又引进了更多企业 , 发展羊肚菌种植、蔬菜种植、服装加工、家具加工等产业 。
基层组织变强了
文章图片
村里的变化引来各界关注 , 我们村还上过央视新闻联播 , 去年被省里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这都是全村人十分自豪的事情 。
现在 , 我们村可以说是“党员领头干 , 群众跟着上 , 人人干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