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肾病怎会有蛋白尿,离尿毒症有多远?记住4点,或与尿毒症无缘

作者:肾为先
所谓“蛋白尿” , 即尿中检查出超过正常范围的蛋白质 。 由于咱们肾脏的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及肾小管的重吸收 , 健康人尿中仅有极少量蛋白质 。 一般来说 , 健康人每日尿蛋白排出量小于150 mg(即0.15克) , 当做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即尿常规之PRO)时 , 多呈阴性(-)反应 。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时 , 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 , 称蛋白尿 。 如若24小时尿蛋白含量≥1.0g , 则称为少量蛋白尿;如若24小时尿蛋白含量≥3.5g , 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

肾脏|肾病怎会有蛋白尿,离尿毒症有多远?记住4点,或与尿毒症无缘
文章图片
肾病患者一般都会检测出蛋白尿 , 即尿中蛋白质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 在谈论与尿毒症的关系及距离尿毒症有多远时 ,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蛋白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 , 蛋白尿的形成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的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它有三层结构组成 , 包括“内皮细胞层、肾小球基膜层及上皮细胞层” 。 由于这三层细胞都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滤孔”和“负电荷” , 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屏障功能可以分为两种:即有滤孔的“机械屏障”与带负电荷的“电荷屏障” 。 其中的“机械屏障的滤孔”是阻止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通过 , 而“带有负电荷的电荷屏障”则是排斥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的通过及限制它们的滤过 。也就是说 , 就算蛋白质的“并不大” , 但由于其带“负电荷” , 当“肾小球的滤过膜”没有损伤时 , 蛋白质也是通过不了的 , 即尿中蛋白质不会超标 。按照孔径大小 , 血浆白蛋白有效半径为3.5nm , 但由于其带负电荷 ,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是很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 。 可是 , 当患上肾病 , 有的是原发性肾脏病 , 如急性肾炎、微小病变、膜性肾病与IgA肾病等;有的是继发性肾脏病 , 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 , 各种病理损伤就会伤及肾脏 , “循环免疫复合物”与“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组织 , 促使肾脏组织(功能肾单位)缺血、缺氧 , 从而损伤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 释放出各种致病的炎性介质 , 进一步会造成肾脏产生炎症反应 , 此为我们通常说的“肾炎” , 即肾脏的“免疫性炎症”(非细菌感染性炎症) 。也就是说 , 处于免疫性炎症状态的肾脏 , 肾小球基底膜(GBM)会发生一系列改变:“滤孔”的孔径增大及“电荷屏障”的电荷改变 , 导致不管是“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还是“带负电荷的蛋白质” , 都可以很容易“出入” , 从而形成蛋白尿 。笔者说了这么多关于“尿蛋白”的问题 , 这与尿毒症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关系!蛋白尿既是肾病患者的表现 , 也是肾病进行性进展的危险因素 。 肾脏出现病理损伤后致滤过功能受损 , 进而尿中漏出蛋白质 , 漏出蛋白质后又会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空泡变性、肾小球硬化与肾间质纤维化等 , 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 要说离尿毒症有多远 , 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 如原发病情况、尿蛋白量、合并症、规范治疗情况、饮食控制的如何及生活方式是否调整到位等 , 短则数月 , 长则数年、十数年 , 甚至更长时间 。
当然了 , 不要以为肾病患者尿中有蛋白 , 就一定要发展成尿毒症 。 肾友记住如下四点 , 一切都可以改变 , 尿毒症或与自己无缘 。
1.消除其诱因前面提到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 就与各种感染诱发肾病加重有关 。 感染后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肾脏 , 从而致肾病复发或加重 。 避免或减少感染机会 , 就能起到治疗目的 。 从某种程度来说 , 防治感冒及治疗肺炎与其它各种感染 , 就是在治疗肾病及避免尿毒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