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照亮群众小康路( 二 )


2017年 , 严召波到洛麦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 “刚到村里时 , 看到贫困户家中一口烂了只剩半边的锅 , 支在临时用几块砖头砌的灶上 , 煮着红薯和包谷 , 内心五味杂存 。 ”他回忆 , 那时便坚定了带领洛麦村摆脱贫困的决心 。
带着决心 , 仅10天 , 严召波就带领村干部们成功流转57户村民的110亩田地 。 10个月 , 村里160个食用菌大棚正式投产 。 “近80人的就业有着落 , 一年每人最少能挣2万元 。 ”
随后 , 在贵州电网支持下 , 洛麦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建成包含光伏发电项目、香菇种植加工、生猪养殖等在内的洛麦循环生态产业园 , 可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 。
2018年底 , 洛麦村实现脱贫出列 , 成为紫云自治县第一批脱贫出列的10个贫困村之一 。
随着贵州电网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行动方案》 , 洛麦村又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南方电网公司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示范点 。
2021年 , 原安顺平坝供电局纪委书记王维铎 , 从严召波手中接过接力棒 , 到洛麦村担任第一书记 。 看着这个成功脱贫的村落 , 他心里琢磨 , 如何让它发展更进一步?
“通过走访调查 , 发现村里的环境卫生还有待改善 。 ”王维铎说 , 推进乡村振兴 , 除了发展富民产业 , 还要实现生态、乡风、环境治理等同步提升 。
打定主意后 , 王维铎争取到贵州电网帮扶资金完善路灯、垃圾桶等设施 。 通过党建引领 , 形成“村委示范、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分片负责 , 评比挂牌、监督保障”的工作机制 , 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如今 , 洛麦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 道路干净整洁 , 房前屋后栽种的花草扮靓村庄 ,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既擦亮了乡村“面子” , 又夯实了发展“里子” 。
严召波和王维铎只是贵州电网选派的帮扶干部代表 。
脱贫攻坚期间 , 贵州电网累计选派2400余名驻村干部和结对帮扶干部到66个贫困县开展帮扶 , 帮助124个定点帮扶点摘帽、28795户贫困户119944人脱贫 。 协调引进资金近3亿元 , 引进发展扶贫产业项目300多个 , 帮助4万多名困难群众增收 。 实施乡村振兴以来 , 派出了96名驻村帮扶干部结对帮扶86个帮扶点 。
消费平台助力 , 为乡村发展“添活力”
走进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桐木坪卜口村蔬菜基地 , 各类蔬菜长势喜人 , 基地负责人杨再松带领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 直接送往客户收货地——贵州电网公司铜仁供电局 。
“有了消费帮扶 , 销路稳了 , 基地蔬菜销量上来 , 我们收入有保障 , 日子也越过越好 。 ”杨再松面对脱贫后的新生活 , 虽然更加繁忙 , 但也更有奔头 。
贵州好山、好水、好空气 , 孕育不少绿色优质农产品 , 但受地形、交通等影响 , 多数农产品还养在深闺无人识 。 当前 , 接续推动乡村振兴 , 如何把贵州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大市场?
搭建产销桥梁 , 加快消费帮扶是关键 。
贵州电网整合资源 , 依托全资子公司贵州贵龙饭店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龙饭店)搭建省级帮扶平台公司 , 通过“合作社+县级供应商+省级平台公司+单位食堂”的“4+”消费帮扶模式 , 一条帮扶产品直供直销的“快车道”应运而生 。
贵龙饭店产品销售部经理郭健介绍 , 在“4+”模式中 , 农村合作社负责生产农产品;县级供应商负责收集所在地农产品信息并开展采购;省级平台公司负责汇总全省县级供应商提供的农产品信息并编制目录 , 推动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公司系统各单位食堂按照省级平台公司提供的商品清单进行农产品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