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形成的?需要治疗吗?医生告诉你如何预防

1、什么是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 确切地说是属于心脏病的一种 , 然而心脏病是一个泛称 , 涵盖了一系列从结构和功能异常到电活动异常的心脏和血管疾病 。 而心脏病又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性 , 从类别上可以分为8类 , 第7类是心律失常 。 因此 ,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疾病 。
在常规下 , 我们的心脏会定期收缩和放松 , 这样会使人体里的血液在不断地流动 , 只有血液在体内持续地流动就能够驱动人体的组织以及器官开始工作 。 这时候如果心脏跳动的频率出现了异常或者心跳速度已经开始紊乱了 , 那么这种现象就可以称之为心律失常 。
功能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形成的?需要治疗吗?医生告诉你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简单地来讲就是心跳的节奏以及频率出现问题导致心脏的传导性产生障碍致使心脏活动异常 。 当然 , 心律失常可以单独产生也可以和其他心血管等相关疾病一起产生 。
2、心律失常发生人群有哪些
经过医学研究发现 , 若是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在内 , 那么在所有人群中心律失常是百分之百会发生的 。 所以说心律失常是一件非常普遍的医学现象 ,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 , 心律失常的种类以及持续的时间和发生的症状是不一致的 。
功能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形成的?需要治疗吗?医生告诉你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3、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以及怎样产生
目前 , 心律失常在医学上能够归为两种:一种是病理性心律失常 , 而另一种是功能性心律失常 。 其中 , 病理性心律失常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病典型的症状 , 比如心肌梗死、冠心病、心脏病其他病症等 。 然而功能性心律失常就是与自身长期精神压力以及因各种刺激性因素引起致使神经系统出现了功能异常的状态 。 这时候体内的交感神经就会表现出不正常的兴奋状况 , 可能会发生心动过速 , 而当迷走神经异常增加时 , 则可能会发生心动过缓 。
无论心律过快还是过慢 , 都会影响心脏的血液流动 , 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的局部缺血和缺氧 。 轻度的人只会感到“身心不畅” , 重度的人可能会伴有胸闷 , 呼吸急促 , 胸闷气短 , 头晕 , 甚至会发生猝死现象 。
功能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形成的?需要治疗吗?医生告诉你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4、所有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吗?
对于心律失常这一病症其实可以需要进行积极地治疗 , 但是要准确地判断其需不需要进一步进行治疗还要进行临床的检测以及通过医学的方法进行评估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 。 具体的还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为依据 。
4.1心率的节奏
功能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形成的?需要治疗吗?医生告诉你如何预防】对于心脏功能正常的人 , 心率基本上可以将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需求 , 保持在40~160次/min范围内 , 明显的原因是心率低于40min或高于160min 。 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临床症状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对于长期监测 , 白天 , 黑夜和白天的平均心率是最重要的指标 , 长期观察心脏的停搏也是非常重要的 。
功能性心律失常是怎么形成的?需要治疗吗?医生告诉你如何预防
文章图片
4.2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是机体对人体伤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 这是因为心律失常对人体的危害可以通过延长其持续时间而具有累积效应 。 长时间持续的心动过速最终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 , 甚至死亡 。
4.3房室分离
如果在发生心律失常时出现心室分离 , 则对人体的影响要大得多 , 因此可以从检查心电图中判断存在房室分离 。
4.4心脏结构与功能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