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人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都能帮助降低肺癌风险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药物”......这几个名词在大众生活场景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 它们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 更有甚者将其称之为“神药” 。
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 这三种药物在肿瘤领域又有了令人振奋的新发现 。
70万人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都能帮助降低肺癌风险
文章图片
一、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 , 都能降低肺癌风险
医学界权威刊物《胸部肿瘤学杂志(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 , 曾于2020年刊登过一份来自韩国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 。 该研究采用了韩国覆盖人口5000万的全国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KNHIS)中收录的732199名参与者2004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随访数据 。
70万人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都能帮助降低肺癌风险
文章图片
数据显示:有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服用经历的人分别占9%(66024)、5.1%(37031) 。 参与者中有6.3%(46205)的糖尿病患者 , 其中二甲双胍服用经历占55.8%(25791) ,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三种药物共同服用经历占3.4%(23163) 。 在随访期间 , 三种药物的服药人群持续增加 , 同时肺癌新发患者5990 , 肺癌死亡患者达到5938名 。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指出:服用二甲双胍的人群肺癌病发风险 , 比非糖尿病人群降低11% , 二甲双胍2年内累积服药547.5天以上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降低56% , 肺癌死亡风险降低24% , 尤其是女性和非吸烟人群更为突出 。 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2年内服用累计超过547.5天的人群 , 肺癌病发率降低13% , 肺癌死亡风险减少23% 。
此外 ,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三种药物共同服用人群 , 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都减少了17% , 2年内服药累积超过547.5天 , 肺癌病发风险降低51% , 死亡风险降低58% 。
研究人员表示 , 此次研究可以证实 , 阿司匹林、二甲双胍、他汀类等3种药物 , 和肺癌发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着剂量上的负相关性 。 从数据上来看 , 这三种药物不仅是降低肺癌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 , 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
70万人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都能帮助降低肺癌风险
文章图片
不过 , 小艾要提醒大家 , 上述药物的抗癌成果目前大多还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 只是为今后的药物研发、应用和抗癌打开了视野 , 而在实际生活用药中的指导意义并不大 , 患者不能随意用药 , 更不能将其神化 , 具体的治疗方案还是要谨遵医嘱 。
二、阿司匹林天天吃 , 不注意2点等于白吃
阿司匹林问世之后 , 很快在全球掀起热潮 , 据悉 , 阿司匹林每年在全球的消耗量达到1500亿片!阿司匹林应用范围广 , 可以用于治疗头疼脑热、感冒发烧、风湿病、牙疼、头疼、关节痛等病症 , 还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 此外 , 阿司匹林还可用于其它疾病的缓解和治疗 , 比如:糖尿病、老年痴呆、川崎病等等 。 目前也被发现在抗癌方面的价值 。
然而适应症再广 , 吃不对效果也有限 , 吃阿司匹林以前 , 要提前了解以下2点:
1、普通片剂餐后用 , 肠溶制剂餐前用
阿司匹林有片剂和肠溶剂两种 , 其中片剂在肠胃溶解后 , 直接接触肠胃黏膜有可能因刺激引发肠胃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 因此最好不要空腹吃 , 要餐后服用 。
而肠溶剂耐酸不耐碱 , 吃饭时在食欲的刺激下 , 胃酸分泌过多 , 形成高胃酸环境 , 不利于肠溶剂的崩解 , 因此最好餐前半小时服药 , 让肠溶剂在肠胃蠕动的作用下在小肠吸收 。
70万人研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和他汀,都能帮助降低肺癌风险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