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通报7例未戴口罩感染新冠,新冠传染性变异到什么程度了?

今年已通报7起未佩戴口罩引发的疫情 , 通报的目的是让大家戴好口罩 , 而不是过多的恐慌 。
未佩戴口罩而被感染新冠并非最近才有 , 诸如无接触14秒被感染、擦肩而过1秒被感染每年都会出现 。
今年已通报7例未戴口罩感染新冠,新冠传染性变异到什么程度了?
文章图片
所以那些看到未佩戴口罩被感染就开始恐慌说病毒已突变到多么恐怖的人真没有必要 , 毕竟新冠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 , 呼吸道病毒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 所以如果哪天未戴口罩感染了HIV可能会让人恐慌 , 但是对于新冠病毒 , 未戴口罩被感染只能说:怨不了谁 , 谁让你不好好戴口罩!
今年已通报7例未戴口罩感染新冠,新冠传染性变异到什么程度了?】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越来越强
新冠病毒的确一直在变异 , 似乎从奥密克戎BA.1开始 , 每次有新的变异 , 人们就习惯性的将其称为“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以及“更强的传染性” 。
这里先声明一下 , 很多人认为更强的传染性就是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是不对的 , 传染性与免疫逃逸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今年已通报7例未戴口罩感染新冠,新冠传染性变异到什么程度了?
文章图片
传染性通常是指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 , 通过一定的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 。 说到传染性就不得不提R0 , 所谓R0通常是指在没有外力介入 , 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 , 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 , 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 。
就拿BA.5来说 , 很多人将其称为最强R0 , 并认为BA.5的R0为18.6 , 那么意味着一个感染者在没有外力介入、其他人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 , 可与平均感染18.6个人 , 这么看似乎BA.5很可怕 , 毕竟原始毒株的R0为1.4~3.8 , “前浪”德尔塔的R0也才5左右 。
但是这个18.6的来源还值得求证 , 因为或许只是国外某网友个人的观点 。
今年已通报7例未戴口罩感染新冠,新冠传染性变异到什么程度了?
文章图片
而更重要的是就目前来说 , 尤其是目前的奥密克戎来说 , 传染性或者R0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 因为变化的不仅仅是病毒 , 还有我们 。
大家不仅仅接种了疫苗 , 部分人还曾经感染过新冠 , 甚至有人还感染了不止一次 , 加之各种防疫策略 , 所以现在再谈传染性或者R0意义并不大了 , 反而“免疫逃逸能力”被提及的越来越多 。
免疫逃逸能力越来越重要
所谓免疫逃逸能力是指抗原逃逸已建立的抗感染免疫抗体的中和和阻断作用的能力 , 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 , 虽然你通过主动免疫接种了疫苗 , 但是我仍然能够再次感染你的能力 。
BA.5(包括其后代BF.7)正是因为更厉害的免疫逃逸能力 , 才能逐步取代BA.1逐渐站稳脚跟 。
8月份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中现实:在感染过BA.1且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中 , 人体对BA.4和BA.5的中和能力比BA.1分别下降3.2倍及2.6倍【1】 , 这说明新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越来越强了 。
这种免疫逃逸能力的变化 , 与病毒S蛋白的突变很大关系 , S蛋白又称为进入人体的“钥匙” , 我们的疫苗主要是通过识别S蛋白并与之结合 , 从而阻止其进入我们的细胞 , 但是随着S蛋白的突变 , 病毒变得越快来越“陌生” , 免疫逃逸能力越来越强 , 所以话说回来 , 即便你打了疫苗 , 奉劝大家还是戴好口罩 , 因为病毒的免疫逃逸能力加强了 , 如果你不戴口罩 , 那么一个简单的擦肩而过或者一口新鲜的痰液就能被感染 。
最后再说一句 , 病毒在突变 , 抗体水平在下降 , 疫苗有效率在下降 , 口罩对我们的保护是不会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