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几种新药正在开发,过去20年里,已有9种获准上市

在以往的过去20年里 , 已有9种获准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 , 包括2种普通干扰素(IFN)和聚乙二醇化IFN(PegIFN)和7种NAs: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和贝西福韦酯(仅在韩国) 。
乙肝几种新药正在开发,过去20年里,已有9种获准上市
文章图片
乙肝几种新药正在开发 , 过去20年里 , 已有9种获准上市
慢性乙肝药物开发与主要治疗目标是对应的 , 即主要目标是预防疾病进展和提高生存率 。 目前 , 已获批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的主要治疗目标是 , 改善与临床结果相关的病毒学和生化反应 。 以核酸治疗期间的病毒学反应 , 被定义为血液中检测下限为10-20IU/mL的检测 , 而无法检测到的HBV-DNA 。 在以干扰素为基础治疗中 , 病毒学应答被定义为治疗开始后的6个月和治疗结束时 , 评估的血清HBV-DNA水平低于2000IU/mL 。
生化反应定义是 ,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正常化 。 因此 , 丙氨酸转氨酶的正常化与HBV病毒载量的下降 , 是一个重要目标 。 然而 , 目前这些药物治疗通常无法保证慢性乙肝患者实现功能性治愈 , 这其实是抗病毒药物开发初衷的理想目标 。 功能性治愈 , 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概念?定义为持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血清转化;
乙肝几种新药正在开发,过去20年里,已有9种获准上市
文章图片
基于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下限为0.05IU/mL的分析 , 是慢性乙肝自然史中和降低肝细胞癌风险相关的罕见事件 。 以往一些权威医学文献中 , 在基于人群队列研究当中 , 乙肝表面抗原血清清除的参与者 , 他们的累积肝细胞癌发病率是明显低于乙肝表面抗原持续携带者 。 自发的或其他原因诱导的乙肝表面抗原血清清除后 , 肝细胞癌风险同样较低 。
什么是完全治愈?定义为cccDNA清除 , 同时乙肝表面抗原持续丢失和检测不到的血清HBV-DNA 。 目前虽然需要通过肝活检 , 来测量肝内的cccDNA活性 , 但作为候选的血清生物标记物 , 例如HBV-RNA、乙肝核心抗原或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已经被研究出来 。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中蛋白定量和比率 , 也可以显示慢性乙肝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定模式 , 可以用于预测病毒活性 。
乙肝几种新药正在开发,过去20年里,已有9种获准上市
文章图片
什么是乙肝病毒治疗的靶点?从目前掌握的新药临床前研究和进入人体临床试验新药 , 它们是直接针对乙肝病毒复制或是增强人体免疫反应 。 治疗乙肝的新药开发 , 目前包括直接针对乙肝病毒生命周期的药物 , 或是间接的调节宿主因子/宿主免疫反应药物 。 以乙肝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的靶点为例 , 例如 , HBV , 乙型肝炎病毒;NTCP , 牛磺胆酸钠共转运多肽;rcDNA , 松弛环状DNA;cccDNA , 共价闭合环状DNA;
pgRNA , 前基因组RNA;CpAMs , 核心蛋白组装调节剂;NAs , 核苷类似物 。 Bulevirtide , 目前已在欧洲3个国家批准用于治疗慢性丁肝病毒感染 , 属于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中的进入抑制剂开发方向 。 Bulevirtide是一种合成的N-乙酰化脂肽 , 含有大的乙肝表面抗原包膜蛋白的NTCP结合前S1结构域 , 通过和病毒的前S1基序竞争与NTCP结合 , 来阻断新发HBV感染 。
乙肝几种新药正在开发,过去20年里,已有9种获准上市
文章图片
去年下半年 , Bulevirtide在欧盟被批准用于治疗HBV-RNA阳性的慢性丁肝病毒感染患者(HDV) 。 在Bulevirtide的一项IIa期临床试验中 , 40名乙肝e抗原(HBeAg)阴性患者 , 被随机分为5个剂量(0.5、1、2或5毫克 , 12周 , 10毫克 , 每日1次 , 24周)接受Bulevirtide皮下注射治疗 。 在10毫克剂量组中 , 研究人员观察到 , 8名患者中有6名的HBV下降幅度大于1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