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视频“绘”科普丨从一则新闻了解PALB2基因——乳腺癌的另一定时炸弹

近期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News)报道了一例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经基因检测检出携带PALB2突变 , 指出该基因可导致细胞异常 , 使女性携带者罹患乳腺癌的终生风险平均增加近13% , 尤其是那些有家族史的风险的人群患病风险升至58% 。 这则新闻引发了我们对PALB2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以及PALB2基因检测意义的思考 。
PALB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关系
众所周知 , 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的检测对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评估及早期诊断都有重要意义 , 而事实上 , 乳腺癌致病基因远不止这两个成员 , 例如视频中报道的PALB2基因就被认为是继BRCA1/2基因之后的第3个乳腺癌关键基因 。
PALB2基因早在2006年被首次确定 , 是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16p12.2)上的基因 , 全长38kb , 包含13个外显子 , 编码肿瘤抑制蛋白Palb2[1] 。 科学家早期认为 , 异常的PALB2基因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一倍 , 而后续研究证实增加风险要高得多 。
在致病机制上 , PALB2基因通常编码的Palb2蛋白与BRCA2基因编码的蛋白相互作用形成BRCA1-PALB2-BRCA2复合物 , 共同构成同源重组修复途径的一部分 , 并在保持基因组稳定和调节细胞周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 因此 , PALB2基因的功能缺失性突变是乳腺癌的易感因素 。 国内研究数据显示 , 中国健康人群中PALB2致病性胚系突变的频率仅为0.19% , 但在年龄≤30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群体 , PALB2突变的频率很高(1.85% , P<0.0001)[3] 。
在发病风险上 , 研究表明 , PALB2基因是乳腺癌高外显率的易感基因 , 突变携带者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 。 中国PALB2胚系突变女性携带者乳腺癌发病风险为一般女性的5倍 , 在40岁以下人群中发病风险增加7~8倍 , 在40~60岁人群中增加5~7倍 , 在60岁以上人群中增加4倍[4] 。 PALB2胚系致病突变携带者在70岁之前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33–58% , 而这一比例在家族聚集性高风险人群中可达44%-68%[5] 。
“真”视频“绘”科普丨从一则新闻了解PALB2基因——乳腺癌的另一定时炸弹
文章图片
图1.携带PALB2致病性变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5]
PALB2基因检测的指南推荐
目前 , 国内指南明确推荐 , 针对健康PALB2突变携带者 , 乳腺癌早诊筛查可以从30岁开始每年1次乳腺X线摄影和每半年1次乳腺超声检测 , 可考虑增加乳腺MRI检测[6] 。 研究表明 , 雌激素受体阴性(ER-)或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则更易携带PALB2基因突变 , 患者预后更差 , 总体生存期更短[4] 。 指南同步建议早发性、三阴性乳腺癌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进行PALB2基因检测 , 指导遗传风险和靶向治疗 。
“真”视频“绘”科普丨从一则新闻了解PALB2基因——乳腺癌的另一定时炸弹
文章图片
图2.摘自《中国家族遗传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家族遗传性乳腺癌》[6]
“真”视频“绘”科普丨从一则新闻了解PALB2基因——乳腺癌的另一定时炸弹
文章图片
图3.摘自《基于靶标指导乳腺癌精准治疗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版)》[7]
PALB2突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针对PALB2突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 II期临床研究TBCRC048则做出了很好的探索[8] , 研究纳入了53名晚期乳腺癌患者 , 携带gPALB2突变的患者在使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治疗后 , 客观缓解率达到82%(9/11) , 疾病控制率为100%(11/11)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3个月 。 该研究不仅强调了基因检测能够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治疗 , 还将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PARP抑制剂的标志物从BRCA1/2拓展到PALB2甚至于其他HRR基因 。
“真”视频“绘”科普丨从一则新闻了解PALB2基因——乳腺癌的另一定时炸弹
文章图片
图4.TBCRC048研究数据[8]
另外 , 2020年ESMO《肿瘤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案例[9] , 一位42岁的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HR+,HER2-) , 于2012年在经历了新辅助激素治疗、手术切除及辅助化疗 。 2017年发现局部复发 , 一线持续使用紫杉醇药物化疗至2019年1月 , 患者发生肝、肺多发转移 , 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携带PALB2p.Tyr551*和p.Ser859*且BRCA1/2为阴性 , 随后二线入组临床试验使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300mg,bid)单药治疗 , 3个月后疗效评估为部分获益(PR) , 6个月后肿瘤缩小70%(PR) 。 看得出 , 即便在PALB2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的后线治疗中 , 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也发挥着动态且持久的获益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