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香飘万里的花,能降血糖血脂,止咳化痰,缓解口臭,疏缓情绪

一个香飘万里的花,能降血糖血脂,止咳化痰,缓解口臭,疏缓情绪

文章图片

一个香飘万里的花,能降血糖血脂,止咳化痰,缓解口臭,疏缓情绪

自古以来 , 文人墨客对于秋季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 , 这其中主要有两大派别 , 一个是以宋玉为主的悲秋派 , 另一个是以刘禹锡为主的喜秋派 。 实际上 , 秋天是一个十分奇妙的季节 , 既有天高气爽、万山红遍的美妙景观 , 又有硕果累累、穰穰满家的繁荣景象 , 是一个充满信心和收获的时节 , 此情此景 , 何足悲哉?更何况 , 秋季还有三种著名的花朵(芙蓉、桂花、菊花) , 不仅香飘万里 , 而且还能养生防病 , 岂不美哉!
说到秋季的这三种美妙花朵 , 它们都在《本草纲目》中有过记载 , 不过其中对于桂花的记载 , 其实是一笔糊涂账 。 按理说 , 像桂花这种香飘十里的良品 , 在《本草纲目》中可也像其他中药一样 , 享有专篇论述的地位 。 然而并没有 , 而且《本草纲目》中对于桂花的描述 , 还是混在“菌桂”条下 , 李时珍说 , “丛生岩岭间 , 谓之岩桂 , 俗呼为木犀;其花有白者名银桂 , 黄者名金桂 , 红者名丹桂” 。 对于桂花入药的部位 , 李时珍并进一步指出 , “其皮薄而不辣 , 不堪入药;唯花可收茗、浸酒、盐渍 , 及作香搽、发泽之类耳” 。 在李时珍的眼中 , 桂花主要是用来泡茶、泡酒、腌菜 , 以及做一些香料、发膏之类的物品的材料 , 对它独立的药用功效并不看好 。

虽然在《本草纲目》里也讲到了木犀花(也就是桂花)的临床运用 , 但是都是与其他中药联合运用的 , 比如说与百药煎、孩儿茶做成膏饼 , 放在口中噙化 , 可以起到“生津、辟臭、化痰”的作用 , 还可以顺便治疗“风虫牙痛”;又比如 , 与麻油一起蒸熟 , 可以起到“润发”的作用 , 也可以作为“面脂”敷面 。 我们先且不说《本草纲目》对桂花药用功效的表述准不准确 , 首先把桂花放在“菌桂”条下就不对 。 据本草学考证 , 菌桂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 , 它就是现代的肉桂[1
。 而且 , 菌桂是樟科植物 , 而桂花是木犀科植物 , 都不是同一科的植物 。 所以说 , 对于桂花的记载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算是一笔糊涂账 。
不过在明代的《本草汇言》中 , 却将木犀花(桂花)单独列出来 , 作为一种中药 , 认为木犀花具有“味辛、甘、苦 , 气温 , 无毒”的药性 , 对于桂花的药用功效 , 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 认为桂花是“散冷气 , 消瘀血 , 止肠风血痢之药也” , 并且对桂花的药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 “其味苦 , 能下气 , 其气温 , 能散寒 , 其臭香 , 能破结” , 对于桂花的临床运用 , 做了简洁的叙述 , 认为“凡患阴寒冷气 , 瘕疝奔豚 , 腹内一切诸冷病 , 蒸热 , 布裹熨之 , 诸疾皆愈” 。 而之后的本草典籍中 , 对桂花的记录比较少 , 这也是中药界的一个遗憾 。

随着后世医家逐渐对桂花的深刻了解 , 发现桂花不仅仅是花朵可以入药 , 它的叶、种子、根都是可以入药的 , 而且各有各的妙用 。 有医者通过对桂花植物的归纳总结发现 , 桂花具有化痰、散瘀、健脾、利肾、舒筋活络等功效;桂花叶具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桂花子具有暖胃、平肝、益肾、散寒等作用 , 可以用于治肝胃气痛;桂花根 , 可用于治疗胃气痛、牙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等疾病;桂花露(也就是桂花经过蒸馏而得的液体) , 具有疏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效 , 对咽干、牙痛、口臭等有显著效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