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和正史100个不同之处,三英未战吕布,关羽孔明差太多,赵云没七进七( 三 )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 , 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
46.韩遂几岁∶三国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 , 韩答四十 , 此处错误 , 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
47.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 , 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 , 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 , “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 , 而是鲁肃 。 “单刀”这里是指士兵的佩刀 , 而非关羽的大刀 。 又是罗贯中给关羽的包装 。
三国演义和正史100个不同之处,三英未战吕布,关羽孔明差太多,赵云没七进七
文章图片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 , 对其不服 , 写信给诸葛亮 , 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 , 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 , 与关羽共事 , 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 , 叛迎孙权 。 ”(《三国志?麋竺传》)
(4)士仁∶“与羽有隙 , 叛迎孙权 。 ”(《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 ,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 , 二人坐视不救 。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 , 作军无法 , 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 , 带兵没有章法 , 简直是主观蛮干 。 ”)(《三国志?廖立传》)
(7)潘∶“亦与关羽不穆(不和) 。 ”(《三国志杨戏传》)
49.关公与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 , 关羽启公 , 布使秦宜禄行求救 , 乞娶其妻 , 公许之 。 临破 , 又屡启公 。 公疑有异色 , 先遣迎看 , 因自留之 , 羽心不自安 。 如此看来 , 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 , 正史上没有记载 。 《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 , 也未对貂蝉作交代 。 关公月下斩貂蝉 , 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 。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 , 关羽诈降 , 在城头虚插旌旗 , 从别门撤退 , 被吕蒙算到 , 半路截杀之 。
51.关羽亡命:《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 , 今河北涿州市)” , 他作为山西人 , 为什麼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 。 三国演义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 , 被吾杀了 。 ”
52.五虎上将:刘备并没封五虎上将 , 只是这五个人在当时军中职位最高:关羽(前将军) , 张飞(车骑) , 马超(骠骑) , 黄忠(后将军) , 赵云(翊军将军 , 最低) , 而且自从关羽伐魏 , 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 , 关张马黄都死了 。
53.《后出师表》:后人伪托 , 并非诸葛亮所作 。
54.追命吕蒙 , 玉泉显圣:子虚乌有 。
55.八阵图石伏陆逊∶置疑
三国演义和正史100个不同之处,三英未战吕布,关羽孔明差太多,赵云没七进七
文章图片
56.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 , 也确有孟获其人 。 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 , 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 , 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 。 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 , 是文官 。
57.孔明伐魏∶并无七次 , 实际是五次 , 输的也没有书上写的漂亮 。
58.火烧上方谷∶纯熟虚构 。
59.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 , 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
60.木牛流马:其实 , 木牛就是独轮车 , 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 。 一说木牛是四轮车 , 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
61.诸葛亮用兵如神:诸葛亮擅长内政治理 , 用兵并不是强项 。
三国演义和正史100个不同之处,三英未战吕布,关羽孔明差太多,赵云没七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