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丞相死前担心家族安危,留一妙计要求子孙照做,政敌果然上当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 诗派林立 , 诗人辈出 。 “文章四友”“诗仙”“诗圣”“诗佛”“诗鬼”“燕许大手笔”“小李杜”“元白”这一系列令诗歌史熠熠生辉的名字 , 犹如华灯一样 , 照亮了盛唐的大幕 。 诗人多了 , 自然奇闻异事就比较多 , 而且事事都浸染着名士风度 。 例如贺知章与李白“长安一相见 , 呼我谪仙人” , 金龟换酒 , 不醉不归;例如高适王之涣与王昌龄的旗亭唱诗 , 风流传古今;例如元稹和白居易的诗词唱和 , “垂死病中惊坐起 , 暗风吹雨入寒窗 。 ”深情厚谊 , 令人感叹 。 而今天我们讲的 , 则是一件权臣谋略对弈的事情 。
一丞相死前担心家族安危,留一妙计要求子孙照做,政敌果然上当
文章图片
唐代前期 , 张说被封为燕国公 , 苏梃被封为徐国公 , 两个人因为文章写的极其出色而被并称为“燕许大手笔” 。 张说在晚年贬谪江西 , 但是诗文尤为出色 , 被人评为“俊得江山助” , 而苏梃极得皇帝赏识 。 他上奏的奏章 , 都要得另人抄写入档 , 而奏章原稿则留居宫中 , 让皇上随时随地翻看 。 张说诗文写的好 , 但是人却有点睚眦必报 , 对于自己的政敌更是不遗余力的大加抨击 。 开元年间 , 唐玄宗励精图治 , 鼓励农业 , 商贾云集 。 再加上前面魏征 , 房玄龄等人的努力 , 开元盛世徐徐展开 。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 张说虽然诗文惊艳 , 但却不是治世之能臣 , 因此不得重用 。
一丞相死前担心家族安危,留一妙计要求子孙照做,政敌果然上当
文章图片
玄宗任人唯贤 , 姚崇身为丞相 , 自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 因此引起了张说的不满 。 他认为自己低落不被重用 , 是姚崇进谗的原因 。 再加上政见不同 , 两个人积怨愈发深重 。 开元九年 , 姚崇病危 。 此时张说已经身为丞相 , 官势显赫 。 姚崇在时尚可以保全姚家 , 但他奄奄一息 , 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 姚崇在朝中多年 , 深晓厉害 , 死前担心家族安危 。 于是他留一妙计要求子孙照做 , 把几个儿子叫到病床前 , 嘱托道:“张相好财 , 吾死后 , 珠宝字画尽列灵堂前 。 张相吊唁 , 若有意 , 亟送之 , 拜请为我墓志 。 如无意 , 尔等祸不远矣!”几个儿子诺诺称是 。 姚崇又嘱托一定要将写好的墓志交由皇上过目 , 并且马上镌刻石碑 。 不能给张说反应的时间 。
一丞相死前担心家族安危,留一妙计要求子孙照做,政敌果然上当
文章图片
不久 , 姚崇去世了 , 张说前来吊唁 。 见到灵堂前陈列的字画古董 , 忍不住停步观赏了一番 。 姚崇的儿子马上将这些东西送给了张说 。 张说推辞 , 不好意思收下 。 姚崇的儿子借势提出请张说写一篇墓志 , 这些东西便当做润笔 。 张说想了想 , 似乎没什么坏处 , 便不推辞 , 援笔立成 。 姚崇的儿子接过文章 , 马不停蹄按照姚崇的吩咐 , 即刻刻印两份 , 一份交呈圣上御览 , 一份镌刻石碑 。 张说与苏梃有“燕徐大手笔”之称 , 他写的文章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写出来 , 都是精工典雅 , 辞藻华茂 。 并且身为盖棺定论的墓志 , 即使是宿敌 , 也不能抹黑 。
一丞相死前担心家族安危,留一妙计要求子孙照做,政敌果然上当
文章图片
人死为大 , 墓志铭都会以赞扬为主 , 并且撰写墓志的人 , 或为才高八斗 , 或为亲厚之人 。 张说写完墓志之后 , 等同于默认了他与姚崇的关系亲厚 , 政敌张说果然上当 。 身后 , 确实不好再为难姚家 。 果然 , 过了几天 , 张说反应过来 , 托词当时写的太潦草 , 想要要回原稿 。 姚崇的儿子回复道已经镌刻在石碑上了 , 并且还呈给陛下看过了 , 陛下大加称赞 。 张说无言以对 。 皇帝已经看过他对姚崇的满篇褒扬之词 , 今后他假如再为难姚家 , 等于是承认自己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 。 唐朝毕竟是一个诗人的年代 , 诗人不屑于做小人 。 张说虽然仰天长叹 , 但也无可奈何 , 并且今后 , 再也没有为难过姚崇的后人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