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援藏人物志|程歆琦:两度援藏,高原上架起检验与临床“连心桥”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程歆琦:两度援藏,高原上架起检验与临床“连心桥”
文章图片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程歆琦:两度援藏,高原上架起检验与临床“连心桥”】2011年 , 程歆琦曾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第十四批援藏医疗队员 , 在西藏工作了3个月 , 起草自治区检验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 。 时隔十年 , 他加入北京协和医院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 再次踏上了这片令他魂牵梦萦的土地 。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程歆琦:两度援藏,高原上架起检验与临床“连心桥”
文章图片
程歆琦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医师
在藏职务: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
援藏时间:2021年7月—2022年8月
看到当初制定的规划一条条变为了现实 , 此时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在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邱玲副主任等连续6批援藏专家的持续援助下 , 已成为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ISO15189认可的医学实验室 , 检验水平大幅提升 , 程歆琦心中无比欣慰 。
作为检验科为数不多的检验医师 , 在第二次援藏期间 , 程歆琦把目标定在发挥自己善于临床沟通和激发临床思维的优势 , 积极履行检验医师的职能 , 在高原架起检验和临床沟通的桥梁 , 为奋斗在高原一线的临床医生做好支撑 , 造福高原患者 。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程歆琦:两度援藏,高原上架起检验与临床“连心桥”
文章图片
▲程歆琦(居中)在仪器旁讲解色谱图谱
为此 , 过去一年来 , 他尽可能多地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和查房 , 在多方支持下 , 紧密围绕临床需求开展了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I)等4个新检验项目 , 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等11个新检验项目已完成立项 , 即将落地 。 考虑到西藏地区血栓性疾病患者较多 , 为协助临床降低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的风险 , 程歆琦牵头开展了自治区首个抗Xa活性检测项目 , 使患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 同时带领科室完成了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立项 , 为科室未来紧跟学术前沿 , 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程歆琦:两度援藏,高原上架起检验与临床“连心桥”
文章图片
▲《西藏新闻联播》2022年4月12日报道:自治区首个抗Xa活性检测项目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落地
变“输血”为“造血” , 关键在于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为加强自治区检验与临床的交流合作 , 提升当地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 一方面 , 程歆琦围绕高原地区的常见疾病 , 有针对性地组织筹办了“京藏‘协’力、医检融‘和’——检验与临床系列讲堂”等9场相关学术会议;另一方面通过“师带徒”的形式 , 在临床结果解读、亚专业方向确立、科研数据分析、文章撰写等方面尽己所能 , 给予3位徒弟及当地医务人员悉心指导 。 “援藏一年中 , 程老师组织了多次培训 , 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检验与临床沟通的重要性” , 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刘治娟表示 。 科室也成功申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 , 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 。
“组团式”援藏人物志|程歆琦:两度援藏,高原上架起检验与临床“连心桥”
文章图片
▲2021年10月16日 , 京藏“协”力 , 医检融“和”——检验与临床系列讲堂举办
做好精细化管理 , 可为科室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 根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 结合自身经历与实际情况 , 程歆琦将“协和经验”应用到了自治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的管理中 ,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 , 改进业务流程 , 增进人员协作 , 优化室内质控 , 引入六西格玛管理理念 , 使科室在试剂订购、质量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不断进步 , 生免组开展的全部定量项目的室内质控覆盖率达100% 。 程歆琦本人也获得了“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度优秀管理干部”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