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为皇太后,母仪天下,却忧伤而亡,这是因为什么?

作为古代女人 , 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皇太后 。 当皇太后比当皇后好 , 因为皇帝都怕皇太后 , 皇太后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 没人能管皇太后 。 因为晋朝却有一位皇太后 , 忧伤而亡 , 这是因为什么?
她身为皇太后,母仪天下,却忧伤而亡,这是因为什么?】这位皇太后就是瘐文君 , 瘐文君出生于公元296年 , 病故于328年 , 她是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 , 权臣庾亮之妹 , 晋明帝司马绍的皇后 。
瘐文君出身名门 , 才德和容貌都很好 。 晋元帝就聘她为太子司马绍的太子妃 。 太兴四年(公元321年) , 瘐文君生长子司马衍 。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 , 瘐文君生次子司马岳 。 瘐文君的这两个儿子后来都当了皇帝 , 长子是晋成帝司马衍 , 次子是晋康帝司马岳 。
永昌元年(公元323年) , 晋元帝驾崩 , 太子司马绍即位 , 是为晋明帝 。 晋明帝自然立他的结发妻瘐文君为皇后 。
她身为皇太后,母仪天下,却忧伤而亡,这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晋明帝和瘐文君的感情应该是不错的 , 晋明帝在册立瘐文君为皇后的册书里写道:“妃庾氏先前奉承圣命 , 在东宫作嫔妃 , 恭行妇道 , 恩爱有礼 。 行事忠信心思顺从 , 以此成就和谐之道;协助端正后宫秩序 , 因此有和协道德的美名 。 ”
这就是夸瘐文君为人贤惠 , 品德好 , 又守妇道 , 又和丈夫恩爱 。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三月初二日 , 晋明帝立与瘐文君所生之子司马衍为太子 。
可惜天妒佳偶 ,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闰八月二十五日 , 晋明帝驾崩 , 他只当了两年皇帝 , 瘐文君也只当了两年皇后 。 这时瘐文君才不过二十九岁 , 还很年轻 。
就在这一年 , 瘐文君的长子司马衍即位 , 是为晋成帝 , 尊瘐文君为皇太后 , 并由瘐文君临朝摄政 。
她身为皇太后,母仪天下,却忧伤而亡,这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为什么瘐文君临朝摄政?因为她的儿子为晋成帝年仅五岁 , 实在是太年幼了 , 不能理政 , 大臣们奏请太后瘐文君应该依照东汉和熹皇后邓绥的旧例临朝摄政 , 瘐文君并不愿意 , 先后四次辞让 , 最后没办法了 , 才同意临朝摄政 。
这一年的九月 , 瘐文君开始临朝摄政 , 瘐文君之兄中书令庾亮管理诏书命令 , 公卿奏报事情时称瘐文君为皇太后陛下 。 年轻的太后临朝摄政 , 难免会重用兄弟 , 因为太后不方便和其它大臣接触 。
她身为皇太后,母仪天下,却忧伤而亡,这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瘐文君的确是个品德非常好的太后 , 她不为自己的娘家争荣争贵 , 咸和元年(公元326年) , 有关官员奏请追赠太后瘐文君的父亲庾琛和母亲毌丘氏 , 瘐文君陈辞推让不答应 , 三次奏请都不批准 。
这世间凡事难以两全 , 有品德的女人未必有才干 , 瘐文君虽然品德好 , 可是治国的才能却不行 。 何况那个时代并不太平 , 打仗很频繁 , 让一个年轻的女人管理一个国家 , 很多有野心的大臣都不服 。
咸和三年(328年) , 苏峻叛乱攻占京都 , 皇太后瘐文君忧伤而死 , 时年三十二岁 , 谥号明穆皇后 。 而她的长子晋成帝才八岁 , 小儿子司马岳才七岁 。
她身为皇太后,母仪天下,却忧伤而亡,这是因为什么?
文章图片
所以说 , 慈禧太后虽然狠毒狡猾 , 对中国历史没什么贡献 , 可是慈禧太后却是天生政治家 , 晚清那个年代 , 慈禧太后还能维持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 当时内忧外患 , 内有太平天国 , 外有外国列强 , 慈禧太后居然能把这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国维护统治半个世纪 , 也真是有政治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