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证明蛇毒毒性,男子“以身试毒”让毒蛇咬自己,后无偿上交配方

韩愈《师说》有云:“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不必贤于弟子 , 闻道有先后 , 术业有专攻 , 如是而已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 , 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有学问 , 做学问有时间的先后 , 学业也各有专长 。 这篇文章最精辟的道理就在于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也是可以不耻下问的对象 , 即便他们社会地位不如士大夫尊贵 , 但是术业有专攻 , 在自己专业的领域胜过别人 。
为证明蛇毒毒性,男子“以身试毒”让毒蛇咬自己,后无偿上交配方
文章图片
现如今 , 谦虚、严谨的学术作风弥足珍贵 , 糖人、剪纸、制陶等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风险 。 与此相类似的 , 中医学呈现萎靡不振的研究走向 , 以高效著称的西医使我国传统中医技术无所适从 。 以稳治愈、慢起效为特点的中医无法跟上速度过快的信息时代 , 只能被束之高阁 。
比如 , 谈到治疗蛇毒 , 人们首先想起的是抗毒血清 。 但其实在治疗蛇毒的领域 , 有一种药品比抗毒血清效果更加出众 , 治愈率可达99% , 提起它的名字“季德胜蛇药”几乎无人知晓 。 蛇王季德胜是季家第六代单传 , 已传六代的蛇药在季德胜这一代不仅得到了精炼和升级 , 而且首次在全国公布和推广 。 季德胜——一位活跃在蛇毒领域的专家 , 他的研究范围虽然很窄 , 但是研究程度非常精通 , 他的蛇药秘方也被不少西药专家争相请教研讨 , 可以说季德胜不愧祖先的重托 , 把自己家族的传统和荣耀发扬光大 。
为证明蛇毒毒性,男子“以身试毒”让毒蛇咬自己,后无偿上交配方
文章图片
1901年 , 季德胜自出生后便跟着父亲四处漂泊 , 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 。 他的父亲是一个奔波大街小巷的“野郎中” , 祖先五代都是治疗蛇毒的一把手 , 他们家秘密流传着一方蛇药方剂 , 代代改良 , 至这一代已经颇有成效 。 他从小看着父亲在山上流连 , 采集药草 , 在街坊间奔波治蛇毒 , 主动接过父亲身上的重担 , 决心将配方精简成更有成效的救命药 。
1924年 , 父亲撒手人寰 。 24岁的季德胜便开始了一边救治病人、一边研究配方的道路 。 他认为 , 手中的药方最大缺点是不易服用 , 且无法救治中毒时间长的病人 , 如果病人来得晚 , 可能会留下跛疾 。 为了能够验证修改的新药方是否合用 , 他特地去山上抓了毒性较强的蝮蛇 , 在自己身上的不同部位撕咬 , 然后一遍遍尝试 。
为证明蛇毒毒性,男子“以身试毒”让毒蛇咬自己,后无偿上交配方
文章图片
古有李时珍为了撰写《本草纲目》而亲尝毒药 , 现有季德胜为了治病救人而亲触蛇毒 , 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比蛇药本身更珍贵 。 当他的新药方问世后 , 他立刻将之用于病人中 , 在几年内创造了零死亡、零残疾的记录 , 声名远扬的同时 , 有心人也开始打起了他药方的主意 。 1942年 , 日本富商找上门来 , 引诱他将药方交出 , 爱国而机智的季德胜想办法逃离了日本人的注意 。
他对于侵略者如此冷酷 , 而对于国家却如此热忱 。 在1955年的时候 , 中医药专家朱良春找上了他 。 当时 , 朱良春负责整理、研究我国中医药偏方 , 他特地走街串巷 , 寻找到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中医 。 季德胜原本犹豫 , 毕竟这是祖传药方 , 怎能违背祖训做不孝儿?但是后来经深思熟虑后还是忍痛割爱 , 奉上了这副神药 。 他听朱良春说 , 现在新中国刚成立 , 急需将落后的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上去 , 且他贡献了药方 , 国家不会忘记他的 , 一定会保障他的生活 。
为证明蛇毒毒性,男子“以身试毒”让毒蛇咬自己,后无偿上交配方
文章图片
他非常感动 , 因为他们家族六代 , 每代人都吃不饱穿不暖 , 没有什么生活质量的保障 。 卖蛇药是冷僻的行当 , 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 如果不是国家发现了他和他的蛇药 , 他以及子孙后代可能仍避免不了贫穷 。 虽然蛇药是他们家族的秘传 , 但是最初保密的原因只是为了谋生 。 能够让更多病人痊愈 , 才是祖先研究蛇药的初心 。 在他向国家交付了蛇药后 , 当地的医院收他做医生 , 并为他专门成立的蛇毒科室 。 朱良春组织了中药、西药领域的专家 , 对药方进行进一步的改良 , 并制作成最终的药品“季德胜蛇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