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对治疗,有什么影响?

1951年 , 意大利的大夫 , 进行了本星球的第1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手术 。 70多年之后 , 肾穿刺 , 仍然是肾病领域的热点 , 也是备受争议的焦点 。 咱们同胞中 , 肾脏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 患者众多 , 面对肾穿刺 , 许多人疑虑重重 , 会联想到烧烤档的铁签子 , 害怕自己的娇嫩肾脏 , 被穿出大洞 。 那么 , 肾穿刺 , 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不做穿刺 , 会影响治疗吗?咱们现在就来解疑答惑 。
肾穿刺,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对治疗,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肾穿刺 , 是肾脏穿刺活检术的简称 , 是1种使用活检针、获取肾脏组织的诊断方法 。 目前 , 主要采用经皮肾穿刺活检、开放性外科肾活检、腹腔镜外科肾活检、经颈静脉肾活检等4种方法 , 应用最多的方法 , 是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 。
肾穿刺,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对治疗,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经皮肾活检 , 可以根据情况 , 采用俯卧、侧卧、坐卧等姿势 , 大夫通过B超引导 , 穿刺肾脏 。 如果肾脏位置较深 , 或者患者肥胖 , 则需要CT引导 。 肾穿刺 , 是1种手术 。 手术风险 , 通常分为4个级别 。 1级 , 是低风险 , 比如 , 扁桃体切除术 。 2级 , 是中等风险 , 比如 , 胆囊切除术 。 3级 , 是较高风险 , 比如 , 血管搭桥术 。 4级 , 风险很高 , 比如 , 颅内畸形血管切除术 。 肾活检 , 属于2级风险的水平 。
肾穿刺,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对治疗,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做肾穿刺 , 主要是3个目的 , 第1 , 是帮助判断肾脏的病理类型 。 第2 , 指导药物选择 。 第3 , 观察病情变化 。 通常 , 如果没有明显的禁忌 , 肾实质疾病 , 均可进行穿刺 。 比如 , 肾功能急剧恶化 , 或者急性肾炎治疗2到3个月后 , 病情无好转 , 应该尽早穿刺 。 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成年患者 , 应该先活检 , 再确定治疗方案 。 儿童患者 , 可以在激素治疗无效时 , 再做活检 。 此外 , 无症状性血尿、无症状性蛋白尿、急性肾损伤、不明原因的肾功能异常或高血压等 , 都需要通过肾穿刺 , 明确诊断 。
肾穿刺,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对治疗,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肾穿刺 , 也存在禁忌 。 如果患者具有明显出血倾向、重度高血压、因为精神疾患或其他问题而无法配合、肾萎缩、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 属于绝对禁忌 , 不能做肾穿刺 。 具有相对禁忌者 , 应该尽量避免做肾穿刺 , 这些情况包括 , 肾动脉瘤或肾肿瘤、多囊肾或较大肾囊肿、泌尿系统积水或感染、过度肥胖、严重腹水、妊娠、心力衰竭、严重贫血 。
肾穿刺,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对治疗,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肾穿刺 , 是1种经历多年实践 , 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诊断方法 , 不过 , 任何手术 , 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 肾穿刺的常见并发症 , 主要包括出血或血尿 ,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 , 通常延长卧床时间 , 就会缓解 。 此外 , 还可能发生肾周血肿、局部感染、邻近器官损伤 。 通常 , 做完肾穿刺之后 , 应该平卧6小时 , 24小时以后再下床 , 1周内 , 避免过多体力活动 。
肾穿刺,是诊断肾病的必要手段吗?对治疗,有什么影响?
文章图片
肾穿刺 , 也存在着诸多争议 。 2020年 ,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机构KDIGO , 发布了相关指南 , 明确指出 , 肾活检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金标准 , 但是 , 没有肾活检诊断时 , 也可以进行治疗 。 此外 , 如果肾活检 , 可能影响治疗方案 , 或者有助于评估病情 , 那么 , 就应该做肾活检 , 而且 , 在必要时 , 重复做肾活检 。 从临床统计资料来看 , 咱们的同胞 , 做过肾穿刺的患者 , 约40% , 没有因为活检结果而改变治疗方案 。 此外 , 大家都清楚 , 医患关系现状复杂 , 彼此缺乏信任 。 为了避免纠纷 , 可能会规定 , 没做肾穿刺 , 就不予治疗 。 遇到这种情况 , 不想做肾穿刺 , 就只能换个地方 , 另求高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