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查出罕见病后,我掏空家底,却救不起一条命

母亲查出罕见病后,我掏空家底,却救不起一条命
文章图片
母亲查出罕见病后,我掏空家底,却救不起一条命
文章图片
此前她刚锁上家门 , 将钥匙装进裤兜 , 像往常一样打算到附近的菜市场逛一圈 。 然而 , 等她下一刻恢复意识 , 时间已经过去差不多半小时 。
"我怎么在地上睡着了?"
回想起自己最近多次因为尿频而不受控地尿到裤子上 , 上半身常常出现难以言状的不适感 , 白天感到困倦、乏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 就连最简单的走平路 , 也经常需要中途坐下或扶墙休息好几分钟……种种异常 , 把李姨吓坏了 。
母亲查出罕见病后,我掏空家底,却救不起一条命
文章图片
李姨儿子阿明了解情况后也不敢多想 , 立即从广州赶回肇庆老家 , 陪同李姨去了医院门诊 。 住院完成一系列检查后 , 医生将重点锁定在颈椎问题上 , 认为有一条神经被压迫 , 必须赶紧做手术 。
除去医保报销 , 手术还得自费两万元 , 这对清贫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 思前想后 , 为了拔除病根 , 李姨决定借钱接受颈椎病手术治疗 。
术后调养了半个月 , 到了出院的时候 , 但李姨的不适感还在隐隐加重 。 "我们听从了朋友的建议 , 包了一辆救护车 , 送妈妈直奔广州治疗 。 "她的女儿阿恩说 。
一家人下了决心 , 为了李姨的身体健康 , 再去省城的医院求治 。
01
一个没有特效药的病
这一趟没有白来 。
在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期间 , 李姨再次配合完成了多项综合性检查 。 等到睡眠监测的结果出来后 , 她身体异样的谜底终于揭晓 。
母亲查出罕见病后,我掏空家底,却救不起一条命
文章图片
"多系统萎缩"这五个字 , 对于李姨一家是完全陌生的存在 。 "我们家没有人得过这种病 。 "阿恩说 。
上网翻查资料 , 他们只觉眼前一黑——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种罕见病 , 人群患病率为4.4/10万 , 按此推算 , 我国约有6万名患者 。 MSA起病隐匿 , 确诊艰难 , 进展快 , 患者平均生存期为6-10年 。
虽然被列为罕见病之一 , 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张成教授表示 , MSA相对于其他罕见病多见一些 , 无论是在门诊还是其他医院会诊 , 他经常会碰到此类患者 。 遗憾的是 ,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疗MSA的特效药物 。
这意味着治疗陷入了僵局 。 李姨和家人不愿放弃 , 她除了勤做运动、多吃蛋白质类食物、保证营养丰富以外 , 还在积极求治 。
02
一边自行试药 , 一边艰难求医
母亲查出罕见病后,我掏空家底,却救不起一条命】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篇研究文章显示 , MSA患者在运动方面的恶化进展较为迅速 , 将近一半的患者在3年内无法独立行走 , 60%的患者5年后需要轮椅辅助行动 。
母亲查出罕见病后,我掏空家底,却救不起一条命
文章图片
自去年底确诊以来 , 李姨的状况不可逆地变差 。 过去还能走几步路或者静静坐在轮椅上 , 现在身体逐渐丢失灵活性 , 必须经常躺在床上 。 原本就有焦虑症病史的李姨 , 在MSA的日夜冲击下 , 每天都要靠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 入睡后还会偶尔大喊大叫 , 满口梦话 。
一家人都清楚 , 这种情况必须得有人贴身看护 。 可是 , 李姨的丈夫在外市从事养羊、伐木等体力活 , 收入并不规律 , 闲时还要赡养家中的高龄老人 。 儿子阿明虽然在广州打工 , 但薪水微薄 , 扣除日常花销所剩无几 。 照顾李姨的重担 , 最终落在已嫁为人妻的25岁女儿阿恩身上 。
"我嫁得近 , 只好每天两头跑 。 "原本全职照料母亲的阿恩 , 在发现手工活的兼职收入完全负担不起生活费后 , 不得不再次重返职场 , 一人兼顾多个角色 。